
区五届人大
五次会议文件
(11)
关于宝坻区2018年预算执行情况
和2019年预算草案的报告
——2019年1月9日在天津市宝坻区第五届
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宝坻区财政局
各位代表:
受区人民政府委托,现将我区2018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19年预算草案的报告提请大会审议,并请区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8年预算执行情况
今年以来,全区各级各部门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落实区委五届四次全会和区五届人大四次会议工作部署,持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力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牢牢把握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的工作基调,以全面打好三大攻坚战为统领,以完成财政收入目标为核心,稳中求进、改革创新,全力推动各项财政工作提质增效,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财政运行总体平稳。
(一)一般公共预算
1、收入完成情况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02224万元,完成调整预算100.4%,同口径增长3.5%,其中:税收收入313425万元,下降18.3%。收入下降的主要原因是落实国家减税降费政策和“挤水分”、保护环境等强基础利长远调控措施的影响,形成财政减收。
具体完成情况:增值税115796万元,下降2.7%;所得税47037万元,增长5.4%;其他税收150592万元,下降31.5%;行政性收费、罚没等非税收入288799万元,增长10.5%。
2、支出完成情况
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154480万元,完成调整预算91.6%,同比增长4.4%。
具体完成情况:
(1)一般公共服务支出88108万元,完成调整预算84.2%,下降7.9%。主要是落实调整职工公积金和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基本工资标准等增资政策(以下各类科目均包括此项开支,不再详细说明)及部门运转资金等。
(2)公共安全支出47195万元,完成调整预算98.3%,增长6.6%,除保障部门正常运转外,主要是增补人民警察执勤岗位津贴、法定工作日之外加班补贴以及警用装备购置经费等。
(3)教育支出247049万元,完成调整预算102.1%,增长16.1%。除保障部门正常运转外,主要是落实教育公用经费标准,改善学前教育、中小学办学条件以及提升职业教育质量所需资金等。
(4)科学技术支出21903万元,完成调整预算128.2%,增长33.8%。除保障部门正常运转外,主要是落实科技小巨人升级版政策、推进创新驱动发展和高新技术企业奖励资金等。
(5)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9292万元,完成调整预算74.6%,与上年基本持平。除保障部门正常运转外,主要是支持第十四届运动会和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所需资金等。
(6)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50034万元,完成调整预算109.5%,增长35.3%。除保障部门正常运转外,主要是落实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障政府补贴、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救助、转业士官和城镇退役人员补缴社会保险及机关事业单位过渡期养老保险和职业年金清算所需资金等。
(7)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97208万元,完成调整预算101.8%,增长5.5%。除保障部门正常运转外,主要是落实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补助、公立医院综合改革、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及计划生育奖扶特扶所需资金等。
(8)节能环保支出24146万元,完成调整预算64.5%,下降45.8%。除保障部门正常运转外,主要是大气污染防治和清洁取暖补贴所需资金等。
(9)城乡社区支出131826万元,完成调整预算60.3%,可比口径增长21.4%。除保障部门正常运转外,主要是支持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旱厕改造及供热管网等基础设施建设所需资金等。
(10)农林水支出142297万元,完成调整预算86.3%,增长97.6%。增幅较大的主要原因是按市局有关文件,自2018年起改变支农资金核算管理办法,将部分支农资金预算,由实拨方式改为转移支付方式。在支出内容上除保障部门正常运转外,主要是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补贴、发放农业生产支持补贴、中小河流治理、一事一议和美丽村庄建设所需资金等。
(11)交通运输支出9335万元,完成调整预算89.9%,下降6.1%。除保障部门正常运转外,主要是用于区县级公路、乡村公路养护和公交运营补贴所需资金等。
(12)资源勘探信息等支出151809万元,完成调整预算151.8%,增长12%。除保障部门正常运转外,主要是安全生产监管和支持企业技术改造所需资金等。
(13)商业服务业等支出1386万元,完成调整预算113%,下降13.1%。除保障部门正常运转外,主要是促进外贸发展和燃煤锅炉整治补助所需资金等。
(14)国土海洋气象等支出29620万元,完成调整预算135%,增长97%。除保障部门正常运转外,主要是土地综合整治和气象灾害应急防御所需资金等。
(15)住房保障支出13893万元,完成调整预算115.8%,增长652.6%,主要是支持农村危房改造和保障性安居工程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所需资金等。
(16)粮油物资储备支出854万元,完成调整预算36.7%,下降19.7%。除保障部门正常运转外,主要是储备粮费用补贴所需资金等。
(17)其他支出-24966万元,主要是规范资金管理,按规定将收回的项目存量资金冲减支出。
(18)债务付息支出13491万元,完成调整预算96.4%,增长55.9%。
3、全年预算平衡情况
一般公共预算财力1261706万元,包括: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02224万元,上划中央税收返还等收入35020万元,市转移支付补助等收入345897万元,上年结余收入49373万元,调入资金229192万元;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154480万元,安排预算稳定调节基金60000万元,财力与支出相抵,一般公共预算结余47226万元,全部为结转项目资金。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
1、收入完成情况
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528303万元,完成调整预算105.7%,下降25.1%。
2、支出完成情况
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536967万元,完成调整预算75.6%,下降21.8%。
3、全年预算平衡情况
政府性基金财力741224万元,包括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528303万元,市转移支付补助收入7325万元,新增专项债券转贷收入150000万元,上年结余收入55596万元。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536967万元,调出资金140000万元,财力与支出相抵,专项结转64257万元。
(三)国有资本经营预算
1、收入完成情况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4079万元,完成预算99.8%。
2、支出完成情况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4079万元,完成预算99.8%,包括对企业资本金注入3300万元,调出资金779万元。
3、全年预算平衡情况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财力4079万元,为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4079万元,财力与支出相抵,预算收支平衡。
(四)地方政府债务
经市政府批准,市财政局核定我区2018年政府债务限额101.1亿元,其中2017年86.1亿元,2018年新增15亿元。2018年末政府债务余额100.9亿元,控制在债务限额以内,包括由市财政代理发行地方政府债券92.3亿元和融资平台举借的存量债务8.6亿元。
2018年天津市分配我区新增债券额度15亿元,全部为棚户区改造专项债券,用于五中、沙窝、松树庄及大道口梁庄4个片区棚改项目。
(五)主要工作
过去一年,财税部门认真落实区五届人大四次会议有关决议和区人大常委会要求,把提高发展质量效益摆在首位,着力优化支出结构,努力保障民计民生,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加强财政监管,防范运行风险,各项工作取得新的进展。
1、培财源促增收,推进经济平稳发展
实施更加积极有效的财政政策,支持实体经济振兴发展,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健全引进人才、激励人才财政政策体系,激发创新创业活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以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为契机,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扎实开展“双万双服促发展”活动,落实好“津八条”“宝坻三十条”等政策,不断提供优质服务,优化营商环境,巩固现有税源,培植后续财源;持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打开脑袋上的津门,不断加大大项目、好项目引进落地,增添全区经济发展、财政增收新动力;建立健全税收分析、征收管理、纳税评估、税务稽查“四位一体”联动机制,牢牢把握组织收入工作的主动权,切实抓好重点行业、重点税源、重点税种以及非税收入的有效监控,科学分析税源变化趋势,努力实现应收尽收。
2、聚财力惠民生,加大财政保障力度
2018年,财政部门不断优化支出结构,统筹各级各项资金,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全年一般公共预算和政府性基金预算安排民生支出139.8亿元,占财政总支出83.2%。支持教育优先发展,完善义务教育保障机制,实施新建改扩建农村幼儿园26所,支持30所中小学加固新建,实施第二期特殊教育计划,加快职业教育质量提升和数字化校园项目建设,继续实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受益学生1353人。推进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全年发放文化惠民卡4000余张,举办各类文化惠民演出24场,支持文图两馆和街镇文体中心免费开放,承办天津市第十四届运动会,新建街镇全民健身中心等运动场所11个,人民群众文化体育活动内容日渐丰富。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提高城乡居民养老和医疗保险政府补贴标准,受益53.9万人,发放城乡低保、农村五保、优抚对象等社会各类人员生活补助及救助资金,受益3万人。支持大学生就业创业和企业吸纳困难人员就业,惠及企业267家、受益大学生300名。提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标准,覆盖92.98万人,完成农村户厕改造1853座,公共卫生服务水平显著提高。启动“双安双创”“创城创卫”工作,开展城区道路维修、绿化养管、垃圾处理,城区综合环境不断改善,城市品位不断提升。落实强农惠农政策,发放农业支持保护补贴和农机购置补贴等,受益农民104523户,推动新一轮230个困难村结对帮扶工作,筹措资金3.44亿元全力支持609个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支持农业综合开发工程,大力发展节水灌溉,逐步实现农田标准化,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3、抓改革提效能,推动财政体制创新
针对当前财政收入严峻形势、刚性支出需求加大、财政预算平衡困难等实际情况,推行严格预算追加审批,完善资金筹措共担等措施,维护预算严肃性和约束力。建立更加严格的存量资金清理机制,当年收回单位结余资金8413万元。进一步细化预算公开内容,扩大预算公开范围,主动应对预算公开社会舆情。落实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财政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的改革方案》,制定《宝坻区街镇财政体制管理办法》《宝坻经济开发区财政管理体制实施意见》,进一步理顺区与街镇、开发区财政分配关系,建立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财政运行机制,确保基层政权有效履行职能。落实国家税费改革政策,环境保护税市区分享50 :50,落实《天津市水资源税改革试点实施办法》,水资源税改革试点顺利实施,促进水资源节约与合理开发利用。完善投资评审和政府采购制度,全年完成投资评审项目391项,核减金额26.7亿元;完成政府采购项目2738项,节约资金1.8亿元。制定《关于进一步明确2018年区属国有企业混改任务的意见》,积极稳妥推进国企混改工作。
4、严监管控风险,加强政府债务管理
防范化解政府债务风险,强化部门管理主体责任,督促各部门逐项落实偿债来源,对风险处置情况做到“一日一报”。开展全区隐性债务摸底,制定隐性债务风险化解方案,严控隐性债务增量,积极稳妥化解存量债务,确保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风险。创新政府融资模式,完成了农村村内供水管网建设、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和旱厕改造2个PPP项目实施工作,有效缓解了政府偿债负担。
(六)预算执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018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总体较好,但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预算执行和财政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经济结构调整和减税政策叠加,财政增收困难加大;二是支出刚性增长,收支矛盾比较突出,预算平衡困难;三是融资平台债务规模偏高,政府隐性债务风险不容忽视。对此,我们要高度重视,在今后的工作中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二、2019年预算草案
201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做好财政工作意义重大。我们一定要紧紧围绕区委战略安排和确定的目标任务,完善思路、细化举措,抓实重点,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坚决履行好财政服务经济发展、保障民计民生的使命,推动财政改革再上新台阶。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落实区委部署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贯彻新发展理念,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大减税降费政策力度,合理安排支出预算总量与结构,加快推进财税体制改革,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增强财政可持续性。
(二)预算草案
1、一般公共预算
收入预算:一般公共收入预算600000万元,与2018年完成相比基本持平。其中:税收收入410000万元,增长30.8%。具体安排情况:增值税148000万元,增长27.8%;所得税55000万元,增长16.9%;其他税收207000万元,增长37.5%;行政性收费、罚没等非税收入190000万元,下降34.2%。
支出预算:一般公共支出预算1259529万元,比2018年完成增长9.1%。其中:
(1)一般公共服务支出95973万元,增长9.5%。主要安排行政事业单位的基本运转和提供一般公共服务等支出。
(2)公共安全支出45480万元,与上年基本持平。主要安排公安司法部门运行经费、法院审判厅建设及警用设备购置等支出。
(3)教育支出249957万元,增长1.2%。主要安排教育部门运行经费、落实义务教育保障机制、城区26所学校建设及应急维修等支出。
(4)科学技术支出24780万元,增长13.1%。主要安排科技部门运行经费、兑现创新型领军计划政策和支持科技项目合作等支出。
(5)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10031万元,增长8%。主要安排文化、体育、新闻中心等部门运行经费、融媒体中心改造提升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等支出。
(6)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52577万元,增长1.5%。主要安排劳动、民政等部门运行经费、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障、弱势群体救助和城乡低保、五保等支出。
(7)卫生健康支出102062万元,增长4.8%。主要安排卫计委部门运行经费、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补助和推动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等支出。
(8)节能环保支出24307万元,同比持平。主要安排环保部门运行经费、大气土壤污染防治和引滦沿线环境治理等支出。
(9)城乡社区支出157704万元,增长19.6%。主要安排市容委、执法局等部门运行经费、路灯电费维护和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等支出。
(10)农林水支出172442万元,增长21.2%。主要安排农林水部门运行经费、农村基层组织运转、农业支持保护补贴、造林绿化及桥闸涵维修改造工程等支出。
(11)交通运输支出15222万元,增长63.1%。主要安排交通部门运行经费、公交车运营补贴和公路养护资金等支出。
(12)资源勘探信息等支出104692万元,下降30.5%。主要安排工业部门运行经费和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等支出。
(13)商业服务业等支出504万元,下降63.6%。主要安排商业部门运行经费和支持旅游宣传推广等支出。
(14)自然资源海洋气象等支出51746万元,增长75.5%。主要安排土地、气象等部门运行经费和加快农村土地整治等支出。
(15)住房保障支出2807万元,下降79.8%。主要安排房管部门运行经费和农村危房改造等支出。
(16)粮油物资储备支出1465万元,增长71.5%。主要安排粮食部门运行经费、储备粮利息及费用补贴等支出。
(17)灾害防治及应急管理支出5103万元,增长46%,主要安排消防、安监和地震部门运行经费及安全生产专项资金等支出。
(18)其他支出28377万元,主要安排预备费、政策性支出和对口帮扶资金。
(19)债务付息支出14000万元,增长3.8%,主要是一般债券付息支出。
(20)债务发行费用支出300万元,主要是发行一般债券费用支出。
预算平衡情况: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00000万元,加上预计中央税收返还和市转移支付补助等收入341597万元、2018年滚存结余47226万元、调入资金270706万元,一般公共预算财力1259529万元。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259529万元,财力与支出相抵,收支预算平衡。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2019年政府收支分类部分科目核算内容调整,各科目同期增幅为同口径数据。
2、政府性基金预算
政府性基金收入预算800000万元,比2018年完成增长51.4%,其中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725300万元,同比增长80.8%。
政府性基金支出预算658111万元,比2018年完成增长22.6%。主要安排征地拆迁补偿、土地整理开发、债务还本付息及棚户区改造政府购买服务和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旱厕改造等项目政府补贴支出。
预算平衡情况: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800000万元,市转移支付补助收入4560万元,2018年结转64257万元,财力合计868817万元,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658111万元,调出资金210706万元,收入与支出相抵,收支预算平衡。
3、国有资本经营预算
国有资本经营收入预算安排4266万元,比2018年完成增长4.6%。
国有资本经营支出预算安排4266万元,比2018年完成增长4.6%。
4、地方政府债务
2019年,我区新增地方政府债务规模和债务限额在市政府批准和市财政下达后,区政府将依法编制预算调整方案,报区人大常委会审议批准。
三、抢抓机遇,奋力攻坚,圆满完成2019年预算任务
(一)固本强基、激发活力,增强财政综合实力
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积极优化财政政策,以创新驱动为引领,努力构建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紧密合作的创新体系,积极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推动僵尸企业腾笼换鸟、转型升级,形成新的税收增长点;不折不扣落实更大规模减税降费政策,实施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等减税政策,持续推进增值税实质性减税和小微企业普惠性免税。继续减免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切实减轻企业税费负担;建立健全收入监控体系,瞄准大项目和重点行业,坚决防止和纠正收取“过头税”、乱收费以及采取空转方式虚增财政收入的行为,促进收入质量提高;加强与税务部门协调配合,完善税收征管系统,提高税收征管效率。
(二)有保有压、突出重点,切实保障改善民生
认真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严格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在保工资、保运转的基础上,挤出更多的资金用于惠民生、促发展。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进度,加强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高水平普及高中阶段教育,促进教育均衡发展。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继续提高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农村困难群众补贴标准。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支持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继续实施新一轮结对帮扶困难村,推进城乡统筹发展。深入实施“散乱污”企业综合整治,稳步推进“煤改气”,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支持“双安双创”“创城创卫”工作,改善城乡面貌,完善城市功能,努力提高城市发展水平。
(三)系统谋划、分步实施,建立现代财政制度
增强预算法治意识。硬化预算对政府支出的约束,严格执行区人代会批准的预算,严禁超预算、无预算支出,严控预算调整和追加事项,切实维护预算严肃性。严格落实预算公开各项规定,依法推进财政预决算、“三公”经费等相关信息公开,自觉接受社会监督,努力打造阳光财政。建立健全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提高行政管理效能。深化预算绩效管理,建立健全预算安排与绩效评价结果相挂钩的激励约束机制,对低效无效资金一律削减,长期沉淀资金一律收回,切实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建立健全科学完善的国资监督管理机制,稳步推进区属国有企业混改工作,实现国有资产高效利用。
(四)完善制度、强化管理,防范化解债务风险
健全政府债务常态化管控机制,摸清隐性债务底数,多渠道积极稳妥化解存量债务,坚决遏制隐性债务增长;用足用好债券发行政策,全力保障重点项目、在建项目资金需求;规范运用新型融资模式,严禁违法违规融资担保,严禁以政府投资基金、PPP、政府购买服务等名义变相举债;严格债务管理考核问责,进一步强化地方政府主体责任;加强债务风险预警监控,积极开展自查自纠工作机制,制定债务风险化解规划方案,确保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风险。
各位代表,2019年经济形势仍然严峻复杂,财政工作任务更显艰巨,我们将在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及其常委会和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鼓足干劲,实干担当,以良好的精神状态,奋发有为的工作作风,努力完成本次会议确定的预算收支任务,为全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不懈的努力。
名词解释:
1、一般公共预算:指对以税收为主体的财政收入,安排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维护国家安全、维持国家机构正常运转等方面的收支预算。
2、税收返还:指1994年分税制改革、2002年所得税收入分享改革、2009年成品油税费改革、2016年全面推开营改增试点改革后,对原属于地方的收入划分为中央收入部分,给予地方的补偿。包括增值税、消费税返还,所得税基数返还,成品油税费改革税收返还,以及营改增税收返还。
3、转移支付:指上级政府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财政体制和政策规定,给予下级政府的补助资金,包括一般性转移支付和专项转移支付。
4、调入(调出)资金:指不同性质资金之间的调入(调出)收入。
5、政府性基金预算:指对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在一定期限内向特定对象征收、收取或者以其他方式筹集的资金,专项用于特定公共事业发展的收支预算。
6、土地出让收入:指政府以土地所有者身份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所取得的收入,主要是以招标、拍卖、挂牌和协议方式出让土地取得的收入,也包括向改变土地使用条件的土地使用者依法收取的收入,划转土地时依法收取的拆迁安置等成本性收入、依法出租土地的租金收入等。
7、专项债券:指地方政府为有一定收益的公益性事业发展举借的债务,以对应的政府性基金或者专项收入偿还。
8、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指对国有资本收益作出支出安排的收支预算。
9、政府购买服务:指通过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把政府直接提供的一部分服务事项,按照一定的方式和程序,交由具备条件的社会力量承担,并由政府根据服务数量和质量向其支付费用。
10、民生支出:指财政用在与人民群众生活直接相关的教育、医疗卫生、文体传媒、农林水利、社保就业等方面的支出,以及与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支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