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扎实推进我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满足人民群众对优美环境的需要,加强农村水环境治理,让广大农民在乡村振兴中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按照生态环境部、水利部、农业农村部《关于推进农村黑臭水体治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和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推进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边督边改工作方案》,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方案。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对天津工作提出的“三个着力”重要要求,牢固树立“四个意识”,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按照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决策部署,持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以农村地区房前屋后河塘沟渠和群众反映强烈的农村黑臭水体为治理对象,按照“部门协同、统筹推进”的工作思路,从“查、治、管”三方面,深入推进农村黑臭水体治理。
治理工作分为“摸清底数—积极推进—全面完成”三个阶段,针对性落实具体治理工程,消除农村黑臭水体。2021年,建立全市黑臭水体治理工作台账,推动完成全市农村黑臭水体治理主体工程;2022年,全面消除农村黑臭水体,探索建立农村黑臭水体长效管理机制,对农村黑臭水体实施动态管理,切实巩固治理效果。
1. 突出重点,示范引领。以房前屋后河塘沟渠和群众反映强烈的农村黑臭水体为重点,狠抓污水垃圾、畜禽粪污、农业面源及内源治理。深入实践,总结凝练,形成机制完善、方案可行、效果显著的治理模式,带动推进全市农村黑臭水体治理工作。
2. 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根据农村地区自然环境、经济发展及水体汇水等情况,综合分析农村黑臭水体的特征与成因,坚持从实际出发,“一河(塘、沟、渠)一策”选用适宜的治理技术和模式,坚持区域统筹,因河(塘、沟、渠)施策,分区分类开展治理。
3. 标本兼治,重在治本。坚持治标和治本相结合,在控源截污的基础上,根据实际情况选用清淤疏浚、生态修复等措施,既要按照规定时间节点实现农村黑臭水体消除目标,又要从根本上解决导致水体黑臭的根本性问题。区政府各街镇及街道办事处各司其职,建立长效管理机制,让农村黑臭水体长“制”久清。
4. 经济适用,维护简便。技术选择要充分考虑与当地经济发展相适应,选择工艺成熟,投资省,效果好,运维方便、易于推广的农村黑臭水体治理技术和设施设备。
5. 村民主体,群众满意。要把群众满意作为农村黑臭水体整治效果评价的重要标准,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基层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带领村民参与农村黑臭水体治理,保障村民参与权、监督权,提升村民参与农村黑臭水体治理的自觉性、积极性、主动性。
市生态环境局负责组织开展农村黑臭水体排查,完成黑臭水体排查、数据审查及汇总工作,并向社会公开。市水务局、市农业农村委根据职责分工配合完成排查和抽查工作。
我区各街镇政府及街道办事处是农村黑臭水体治理工作的责任主体,要统筹做好辖区内农村黑臭水体动态排查、全面治理、效果评估、长效管理机制建立等工作,依据本方案做好上下衔接、域内协调和督促检查,并做好项目落地、推进实施、长效管理、村民参与、资金保障等工作,对治理效果负责。
三、排查范围
建制村内村民主要聚居区向外延伸1000m区域内的所有水体,以及此范围外村民反映强烈的黑臭水体也应纳入清单。
现有已掌握的农村黑臭水体,如尚未完成治理,应列入。
四、识别标准
农村黑臭水体依据水体异味或颜色明显异常(如发黑、发黄、发白等)感官特征进行识别。如果某水体存在异味、颜色明显异常任意一种情况,即视为黑臭水体。
对于感官判断有争议的黑臭水体,街镇政府可对水体周边居住村民、商户或随机人群开展问卷调查,原则上每个水体的调查问卷(天津市农村黑臭水体排查方案附件3)有效数量不少于30份,如认为有“黑”或“臭”问题的人数占北被调查人数60% 以上。则应认定黑臭。
当开展公众评议有困难时(例如,难以获得不少于30份的有效问卷),街镇政府可通过水质监测判定是否黑臭(天津市农村黑臭水体排查方案附件4)。水质监测指标包括透明度、溶解氧、氨氮3项指标,指标阈值见表1。3项指标中任意一项不达标即为黑臭水体。
表1 监测指标阈值
监测指标(单位) |
指标阈值 |
透明度(cm) |
小于25* |
溶解氧(mg/L) |
<2 |
氨氮(mg/L) |
>15 |
*注:水深不足25cm时,透明度按水深的40%取值。
五、排查流程
(一)街镇初步排查
各街镇以村为单位,通过资料收集、座谈讨论、现场勘验等形式开展排查工作,填写农村黑臭水体清单表(天津市农村黑臭水体排查方案附件1)、汇总表(天津市农村黑臭水体排查方案附件2),整理水体档案。街镇政府初步核查后将清单表、汇总表及水体档案报送至区生态环境局生态科邮箱(邮箱bdqsthjj05@tj.gov.cn)。无黑臭水体街镇的排查结果应填写正式书面说明(天津市农村黑臭水体排查方案附件5),上报区生态环境局生态科邮箱(邮箱bdqsthjj05@tj.gov.cn)。
排查信息通过小程序数字化填报(天津市农村黑臭水体排查方案附件7)。统一采用元道经纬相机进行拍照定位,并留存3张现场水体照片(照片上需自带经纬度信息)。使用无人机、遥感手段等进行排查的,矢量图统一用WGS84坐标系。
排查过程中做好现场勘查记录及资料留存,并分类形成水体档案,主要包括自带经纬度信息的水体照片、问卷调查(附带影像记录)、水质监测记录等。
(一)建立农村黑臭水体治理工作台账
按照市局统一部署,根据各街道政府及各街道办事处上报的农村黑臭水体清单,进一步梳理清单信息,初步确定我区农村黑臭水体环境基础情况,建立宝坻区农村黑臭水体治理工作台账(见附件1)。各街道政府及各街道办事处统筹做好辖区内农村黑臭水体动态排查工作,及时更新台账,台账要及时报送至区生态环境局备案。
(二)编制农村黑臭水体治理工作方案
对于已纳入台账的、动态排查新发现的农村黑臭水体,各街镇政府及各街道办事处要按照“一水体、一方案”原则,因地制宜,逐条组织编制治理方案(编制大纲见附件2),深入调查农村黑臭水体周边环境现状,系统分析农村黑臭水体污染成因,合理预估预测水体治理成本和效果,在控源截污的基础上,针对性选取清淤疏浚、生态修复、补水循环等措施,明确水体治理时限、责任单位。农村黑臭水体治理方案应于2021年3月10日前报于区生态环境局生态科(邮箱bdqsthjj05@tj.gov.cn),区生态环境局在汇总后提交市生态环境局、市水务局、市农业农村委备案。区各街镇政府及街道办事处将辖区内的黑臭水体治理进度于今日起,每月的十五日前填写农村黑臭水体治理调度表发至区生态环境局生态科邮箱(邮箱bdqsthjj05@tj.gov.cn)。
(三)深入推进农村黑臭水体治理工作
区各街镇政府、各街道办事处要按照时间节点调度、推进农村黑臭水体治理工作,并定期上报农村黑臭水体治理调度表(见附件3)。区各街镇政府、各街道办事处要于2021年底前完成全部农村黑臭水体治理工程,并结合治理方案认真开展验收评估,确保2022年我市农村黑臭水体全部销号。农村黑臭水体销号后各涉农区需持续开展动态排查,对于排查新发现的农村黑臭水体,原则上应在1个月内完成方案编制,并及时启动治理工作。
(四)建立农村黑臭水体治理长效管理机制
各涉农区要围绕“深入落实河长制湖长制”、“建立监管监测机制”、“建立村民参与机制”、“强化运维管理机制”等方面,建立农村黑臭水体长效管理机制,明确管理标准、重点任务、责任分工、资金保障、检查考核、绩效问责等内容。要不断强化村委会在农村黑臭水体治理和日常管护中的责任、充分发挥村民主体地位,将农村黑臭水体治理、管护要求纳入村规民约,鼓励村民一事一议筹资筹劳积极参与黑臭水体治理、管护和监督工作。要健全农村黑臭水体治理设施第三方运维机制,积极引入社会资本参与黑臭水体治理和运维管护,提升汛期排沥等原因造成水质异常的应急处理能力,切实巩固治理成效。
市级相关部门原则于每年夏秋两季组织开展涉农区农村黑臭水体排查治理成效调查评估,评估结果报告市政府,并通报各区党委、政府。
区各街镇政府、各街道办事处及政府各部门要统一思想、高度重视农村黑臭水体治理工作,各司其职,形成工作合力。区各街镇政府、各街道办事处要落实好治理工作主体责任,做好上下衔接、域内协调,推动项目实施。
各街道政府及各街道办事处要加大投入力度,合理保障农村黑臭水体治理的资金投入。支持各涉农区依法合规发行政府债券筹集资金,用于农村黑臭水体治理。
(三)强化监督考核
借助河湖长制、乡村振兴考核以及污染防治攻坚战调度通报等多种手段,强化对各街道政府及各街道办事处农村黑臭水体治理工作督促检查考核力度,检查及考核结果全区通报,对工作推进不力,评估中弄虚作假并造成恶劣影响的,依法依纪实施追责问责。设置群众举报热线,畅通社会监督渠道,持续更新农村黑臭水体清单,建立常态化社会监督机制。
附件:1. 天津市宝坻区农村黑臭水体治理工作台账
2. 农村黑臭水体治理方案编制大纲
天津市宝坻区农村黑臭水体治理工作台账
序号 |
市 |
区 |
乡镇或街道社区 |
行政村 |
水体编号 |
水体名称 |
水体类型 |
1 |
天津市 |
宝坻区 |
八门城镇 |
小甸村 |
1201150002 |
小甸村养殖小区东月河道左1米 |
沟渠 |
2 |
天津市 |
宝坻区 |
八门城镇 |
小甸村 |
1201150005 |
小甸村养殖小区二排4米 |
沟渠 |
3 |
天津市 |
宝坻区 |
八门城镇 |
小甸村 |
1201150006 |
小甸村养殖小区一排5米 |
沟渠 |
4 |
天津市 |
宝坻区 |
八门城镇 |
小甸村 |
1201150004 |
小甸村养殖小区三排10米 |
沟渠 |
5 |
天津市 |
宝坻区 |
八门城镇 |
小甸村 |
1201150005 |
小甸村养殖小区四排10米 |
沟渠 |
6 |
天津市 |
宝坻区 |
八门城镇 |
小甸村 |
1201150006 |
小甸村养殖小区月河道右1米 |
沟渠 |
7 |
天津市 |
宝坻区 |
八门城镇 |
张头窝村 |
1201150007 |
张头窝养殖小区宝卢公路南3坑 |
沟渠 |
8 |
天津市 |
宝坻区 |
八门城镇 |
张头窝村 |
1201150008 |
张头窝养殖小区宝卢公路南1号坑 |
沟渠 |
9 |
天津市 |
宝坻区 |
八门城镇 |
张头窝村 |
1201150009 |
张头窝养殖小区宝卢公路南2号坑 |
沟渠 |
10 |
天津市 |
宝坻区 |
八门城镇 |
张头窝村 |
1201150010 |
张头窝养殖小区宝卢公路南400米4号坑 |
沟渠 |
11 |
天津市 |
宝坻区 |
八门城镇 |
张头窝村 |
1201150011 |
张头窝养殖小区宝卢公路南300米5号坑 |
沟渠 |
12 |
天津市 |
宝坻区 |
八门城镇 |
张头窝村 |
1201150012 |
张头窝养殖小区宝卢公路南200竖坑 |
沟渠 |
13 |
天津市 |
宝坻区 |
方家庄镇 |
北郝村 |
1201150013 |
方家庄镇北郝村4号坑塘 |
塘 |
14 |
天津市 |
宝坻区 |
方家庄镇 |
方家庄后街 |
1201150014 |
方家庄后街村1号坑坑塘 |
塘 |
15 |
天津市 |
宝坻区 |
方家庄镇 |
刘举庄村 |
1201150015 |
方家庄镇刘举庄村5号坑塘 |
塘 |
16 |
天津市 |
宝坻区 |
王卜庄镇 |
大吴庄村 |
1201150016 |
王卜庄镇大吴庄村10号坑塘 |
塘 |
17 |
天津市 |
宝坻区 |
王卜庄镇 |
王卜庄三村 |
1201150017 |
王卜庄镇王卜庄三村2号坑塘 |
塘 |
农村黑臭水体治理方案编制大纲
各涉农区在实地调查和环境监测基础上,确定污染源和污染状况,综合分析农村黑臭水体的污染成因,结合水体功能与去向、当地实际情况和村民诉求,筛选技术可行、经济合理、符合农村实际的技术方案。
一、项目概述
项目编制依据、编制原则、编制范围、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
二、项目区域概况
主要包括自然条件、气象条件、水文条件等,河流水系,区域防洪排涝等。
三、环境现状调查
在排查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调查水体现状、水体黑臭成因,为治理技术的选择和工程量预测提供依据。
(一)周边环境特征
主要包括周边道路、农田、畜禽养殖及其它基础设施情况等。
附带相关图片资料。
(二)水文条件
主要内容包括水体边界单位、水面大小、水位和水深、流速及流量,以及与周边水系的连通关系等。
(三)水质现状
主要内容包括水体的污染类型、污染物浓度、黑臭发生时段、持续时间等。
(四)水体岸线现状
如已硬化,主要内容包括硬化岸线和河湖床的面积、硬化厚度、硬化类型等;如无硬化,主要内容包括岸线植被情况、水土流失情况等。
(五)入河(塘)排污口情况
主要内容包括排污口位置、污染物来源、污染类型、排放浓度及排放量等。
(六)其它情况
其它需要调查的内容包括垃圾堆放面积、堆放量、底泥厚度、底泥污染物浓度、村民投诉情况、影响村民人数等。
四、污染源调查及成因分析
(一)点源污染调查
点源是指具有固定排放点的进入农村水体的各种污染源,主要包括工业污染源、规模化养殖场(含水产养殖)以及农村生活污水污染物排放等。
调查内容包括污染物来源、排污口位置、污染物类型、排放浓度及排放量,以及相应指标的时间、空间变化特征等。
(二)面源污染调查
面源是指以非点源(分散源)形式进入农村水体的各种污染源,主要包括种植业面源污染、分散式畜禽养殖废水污染、岸边垃圾及水体中各种漂浮物等,通常具有明显的区域和季节性变化特征。
调查内容包括土地利用类型及面积、施肥量、畜禽养殖类型及其污染治理情况、河面及岸边垃圾堆放情况等。
(三)内源污染调查
内源主要是指农村水体底泥中所含有的污染物、水体中各种漂浮物、岸边垃圾、水生植物形成的腐败物等。
调查内容包括水体底泥厚度、颜色、嗅味及主要污染物特征等,岸边垃圾、水生植物及其腐败情况等。
(四)污染源成因分析
根据周边污染源特性,针对不同污染源分析其具体成因。
五、农村黑臭水体治理技术
农村黑臭水体的治理应按照“控源截污、内源治理、水体净化”的基本技术路线具体实施,其中,控源截污和内源治理是选择其他技术类型的基础和前提。
结合农村黑臭水体污染源和环境条件调查结果,系统分析农村黑臭水体污染成因,多措并举,多管齐下,合理确定水体治理和长效保持技术路线,实现农村黑臭水体的系统性修复。
另外,采取补水措施的补水水质应满足“不黑臭”的水质指标要求。选用清淤疏浚技术,安全处理处置底泥,防止二次污染;杜绝采用三面光河道水体硬化方式开展农村黑臭水体治理。对于缺水地区或滞流、缓流水体,可以增加水体流通性及自净能力,但要严控以恢复水动力为由的调水冲污行为,严控通过水系连通引水营造大水面大景观行为。
六、农村黑臭水体治理工程方案
主要包括具体治理方案、治理规模、附属设施设计、工程量等。
七、项目实施计划
主要包括组织机构与分工、项目实施计划等。
八、长效管理措施
主要包括责任部门、组织制度、人力物力、公众参与、宣传引导等各类保障措施。
九、资金筹措方案
主要包括农村黑臭水体治理的资金保障方案,包括投资总额、资金落实渠道及年度实施计划等。
十、治理效果预测
结合农村水体的水质水量特征及水体自净能力,对治理工程实施后的水体黑臭状况进行预测。
对于黑臭已基本消除,但生态自净能力相对较弱的农村水体,酌情开展生态修复工程建设,确保治理工程长效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