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及时查治番茄潜叶蛾
番茄潜叶蛾(Tuta Absoluta),又名番茄麦蛾,是鳞翅目麦蛾科的一种重要害虫。原产于南美洲,为近年来新入侵物种、一类农作物害虫。危害严重,严重发生时可造成80%~100%的产量损失,是最具毁灭性的世界性入侵害虫之一。番茄潜叶蛾寄主有 11 科 50 种 ,主要喜欢茄科作物(马铃薯、茄子、烟草、甜椒、人参果、菇娘) ,尤其偏好番茄,在很多园区杂草龙葵是该害虫的桥梁寄主。据研究 ,番茄潜叶蛾田间完成一个生活史需要 30-60 天 ,种苗调运、果实运输、拉秧的茎蔓处理不当是主要传播途径。
危害特点:番茄潜叶蛾主要以幼虫进行危害,可在番茄植株的任一发育阶段和任一地上部位进行危害。初孵幼虫潜入番茄叶片内取食叶肉,在叶片上形成细小潜道,初期不易发现;3~4龄幼虫危害可形成半透明的潜道或潜斑,并留下黑色粪便;为害严重时,导致番茄叶片皱缩、干枯,严重影响植株光合作用。幼虫亦可蛀食番茄花蕾和果实,导致花蕾脱落和果实畸形,甚至造成果实腐烂。
2023年3月2日 ,市农业中心植保部首次在蓟州区发现番茄潜叶蛾入侵我市。据区农业中心技术人员调查,2024年4月10日在方家庄镇大角甸村番茄个别棚室发现番茄潜夜蛾幼虫在番茄叶片、果实上为害严重,平均被害株率90%,蛀果率40%。望各镇农业主管部门立即组织有关农户开展查治工作,一旦发现虫情,第一时间上报区农业中心。
防治措施:
1、理化诱控:采取高密度性诱捕,15-20套诱捕器/亩。
2、农业措施:轮作,通过与非茄科类作物进行轮作,打断番茄潜叶蛾生活史,能够有效抑制种群增长;高温闷棚,极端高温会影响番茄潜叶蛾的生长发育和存活,35℃番茄潜叶蛾卵的存活率仅为11%,孵化的幼虫无法正常发育,设施生产,在夏季通过高温闷棚措施减少虫源;清洁田园,及时清除周边杂草,减少番茄潜叶蛾的喜好寄主植物,尤其是龙葵类中间寄主,抑制种群扩散与转移。
3、化学药剂防治:可以选择氯虫苯甲酰胺、苏云金杆菌、溴虫氟苯双酰胺、甲维盐.茚虫威、高效氯氟氰菊酯、呋虫胺等药剂,注意药剂轮换。
预报员:刘梦颖;史云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