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深入基层宣讲 激发奋进力量——市合作交流办驻村工作队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密切同人民群众的联系,按照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实施意见和扶持经济薄弱村发展工作实际,11月14日,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市合作交流办党组书记、主任张庆恩率市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主任委员、市人大常委会农业与农村办公室主任李连元一行深入宝坻区口东镇西李各庄村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调研指导扶持经济薄弱村发展工作,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在基层落地落实。宝坻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于清全程陪同。市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相关同志、有关市人大代表和企业家以及宝坻区人大、口东镇党委相关负责同志参加宣讲活动。
张庆恩同志一行首先实地察看了西李各庄村乡村人居环境建设情况,参观了村民俗馆和党群服务中心,听取了扶持村党支部书记关于开展乡村振兴工作的情况介绍,详细询问了驻村工作队开展扶持经济薄弱村工作情况。
而后,在西李各庄村党群服务中心主持召开了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座谈会。会上,市人大代表、宝坻区人大相关负责同志、扶持村“两委”、党员干部群众、“联村访户”结对户、企业家以及驻村工作队等就“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发挥自身职能优势,积极参与美丽乡村建设,为实现乡村全面振兴贡献力量”进行交流发言。
张庆恩同志围绕实现乡村全面振兴从“盛会兴华新时代、踔厉奋进新成就、勤奋实干新征程”三个方面,对党的二十大精神进行宣讲。他指出,习近平总书记最重视、最关注、倾注力量最多的是“三农”工作。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全面学习、全面把握、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要以产业促振兴,围绕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要办实事促民生,努力将经济薄弱村打造成我市乡村振兴的示范和标杆,倾力解决好百姓急难愁盼问题,不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要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充分发挥人大代表作用,保持同人民的密切联系,更好接地气、察民情、聚民智、惠民生,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要牢牢把握团结奋斗的时代要求,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一步一个脚印把党的二十大描绘的美好蓝图、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成现实。
与会人员一致认为:张庆恩同志深入基层,走进群众,用大家听的懂的语言、身边感受到的变化面对面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接地气、暖人心,真正体现了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大家表示,将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首要政治任务,反复深入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确保学思用贯通,让党的二十大精神家喻户晓、入脑入心。大家将以此次学习宣讲为契机,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切实把党的二十大精神转化为推动乡村全面建设,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强大动力。
二、金秋助农庆丰收 展销拓宽增收路——市城市管理委驻村工作队
为推动宝坻、蓟州农副产品“出村进城”,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市城管委扶持工作队充分发挥委系统平台优势,借助水上公园商业设施自营平台公益助农,11月13日,为期20天的助农展销会正式落下帷幕。
此次展销会以“名优特农副产品暨天津本地农产品丰收节”为主题,联合市委网信办、市政府办公厅、市教委、市交通运输委、市审计局、市知识产权局、市大数据管理中心、城建大学、职业大学、开放大学、水务集团等驻村工作队及天津市益农信息社、市供销社英驰公司、天津电视台三佳购物频道等多家单位,与合作会展单位共设置了60余个摊位。各队纷纷亮出各自的特色农副产品,在活动现场摆摊、吆喝赚人气,优质的产品、实惠的价格吸引了众多市民咨询和购买,累计销售额近300万元。
“今年5月份,我们已组织了一次展销活动,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农副产品‘出村进城’的同时,也让市民购买到了货真价实、带着‘泥土味儿’的农副产品。”市城管委工作队队长郑永强介绍道,“此次展销会,我们希望能将消费者的建议、意见带回村里,倒逼农副产品升级,为标准化、品牌化发展打下基础,为产品进入商超、电商等平台做好准备。此外,我们希望继续带动其他扶持工作队积极参加,为‘第一书记’搭建‘站台带货’平台,‘带活’、‘带火’宝坻、蓟州农副产品,帮助村集体、村民增收。”
党建引领,激发乡村振兴“红色引擎”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要“抓党建促乡村振兴”,此次展销会上,党建引领消费扶持成为一大亮点。
市审计局20个支部180名党员将主题党日、志愿者活动结合到展销会现场进行,以天津审计人的实际行动助力乡村振兴,消费扶持金额达1.3万元。
市政府办公厅工作队带来了扶持村的特产香油与麻酱,队长邵元嵩表示:“发挥基层党组织的先锋作用带动村民致富,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一步,工作队将与村‘两委’一起,帮助村民提升本村农副产品品质,以产品供给质量的提升促进市场竞争力的提高。”
连接市场,搭建产销衔接“服务桥梁”
产业兴旺,销售顺畅尤为重要,此次助农展销会成为了宝坻、蓟州名优特农副产品走进市场的就近窗口、走向市场的有力翘板,将高品质的农特产品直接呈现到市民面前。
市城管委工作队带来了牛家牌镇后普贤坨村新收获的稻米,队长郑永强拿出自家的电饭锅现场蒸起了米饭,浓郁的米香味一下就征服了围观群众的味蕾,20天的展销会尚未结束,6500斤大米就销售一空,成为了展销会上名副其实的黑马。
市委网信办、市大数据管理中心工作队的成员们用现场讲解、试吃品尝等方式推介着本村的农副产品,吸引了不少市民选购。队长董建国表示:“通过展销会,我们拉近了农民、农村端与市民、城市端的距离,站在村庄和乡镇的角度,积极探索着城乡市场对接试点、客群对接试点、消费对接试点模式的可行性,锻炼了队伍,开阔了视野,得到了办领导的肯定和认可,看到了我们实施乡村振兴以来取得的亮眼成效。”
职业大学扶持村的农户郭俊季的石磨玉米面、小米、黑麦等杂粮深受银发老人喜爱,摊位前日日排起长队,雨天还有市民专程前来购买,最高日销售额达到9000余元。
文化赋能,挖掘非遗资源“指尖经济”
非遗与商业的对接给农村产业发展带来了新的增长点,正在逐渐成为乡村振兴的有力抓手,也成为了此次展销会的一个亮眼元素。
市城管委工作队挖掘打造的茶棚女红布艺在展销会上首次登台亮相就取得了不错的反响,用荷叶、决明子、艾绒等天然原料作为枕芯的手工老虎枕头以及结合宝坻特色创作出的布艺辣椒、大蒜、葫芦深受顾客喜爱,频频售空补货。
开放大学工作队带来的区级非遗笤帚同样吸引了不少市民的关注,久居城市的人们难得见到这样的“老物件”,常常是一买数件赠与亲朋好友,销售十分火爆。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新形势下三农工作提出的新要求,作出的新部署。此次展销会通过现场展示、试吃品尝、公益直播等方式,切实将农村的特色产品与城市居民的“菜篮子”“米袋子”“果盘子”结合起来,在助农增收的同时,进一步宣传推广了宝坻、蓟州名优特农副产品,增强了市民对本市农副产品的认可度,逐步构建起供需对接的良性循环,以消费扶持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
三、探索水果萝卜销售新模式——史各庄镇
为深入推进宝坻农产品产销对接新模式,构建长期稳定的产销关系,10月28日下午,区农业发展服务中心、区供销合作社联合社与宝坻兴萝果蔬合作社签订了农产品三方购销协议,探索水果萝卜销售新模式。
随着协议签订,朱杨庄村水果萝卜将在劝宝超市上架,实现“超市与基地”两点直线对接,此举将进一步拓宽销售渠道,降低销售成本,增加菜农收益,也将朱杨庄村水果萝卜品牌叫得更响,打得更远。
同时,史各庄镇积极探索“网红+直播”的新模式,借助新媒体网络资源、天津广播电台、宝坻融媒、靓丽史各庄等官方媒体进行宣传;通过新浪天津、宝坻在线等自媒体平台进行销售;结合自身区位优势,以水果萝卜为中心产业,在反季节时种植西瓜、甜瓜、葡萄等经济作物,利用家庭采摘不断扩大竞争力和辨识度。
扶持发展工作开展以来,在镇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在驻村工作队的大力支持下,朱杨庄村“两委”深入推进萝卜产业唤醒计划,通过一年多的探索实践,该村萝卜亩产量由过去的3000斤增长到6000斤,零售价格从0.5元/斤提高到2元/斤;新品种萝卜的种植面积实现零的突破,现在种植面积近150亩。朱杨庄萝卜产业的元气得到初步恢复,也带动了周边村庄萝卜产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