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助推产业兴农 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天津开放大学驻村工作队
5月17日下午,殷向杰书记到天津开放大学结对扶持的新安镇南业前村,调研推动传统手工业产业振兴工作。区委常委、区委办公室主任张静华,新安镇党委书记王有生、党委副书记、镇长郑宝东等区镇领导参加。
在南业前村党群服务中心,驻村工作队队长田楠从挖掘历史文化价值、唤醒手工笤帚制作技艺、对接城乡销售渠道、激活产品市场价值等方面,介绍了学校在本轮经济薄弱村扶持工作中保护传统技艺、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前期工作及阶段性成果。殷向杰书记对工作队发挥自身优势、结合本地特色,助推文化振兴、促进乡村发展的扶持工作思路表示肯定,并询问了项目申遗的最新进展。
在手工笤帚制作工坊,田楠讲解了新安镇高粱笤帚制作的历史传统,当地笤帚制作技法与内蒙古、山东等周边地区的差异以及自身优势。殷向杰书记与笤帚制作工匠们亲切交谈,详细了解笤帚生产所需原料供应、制作技法特点、成品市场售价等情况。
在笤帚成品展示区,工作队员介绍了目前手工笤帚四大产品系列——庭院笤帚、床铺笤帚等不同产品的功能特点、细分市场、主要购买群体和设计趋势,还报告了近期“五一”水上公园助农展销中,数百把新款笤帚被市民“一抢而空”的喜讯。殷向杰书记指出,要深度挖掘和利用好独特资源禀赋,努力做强做优非遗传统手工业等“农字号”产业,加快推进产业兴农,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千方百计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扎实推进共同富裕。
自去年8月,天津开放大学开展对口扶持经济薄弱村工作以来,在校党委的领导和关怀下,驻村工作队深入村庄走访调研,了解到该村在上世纪60、70年代曾将制作手工高粱笤帚作为生产队副业,目前村内仍有老工匠以此为生计。但笤帚的销路不畅,售价较低,掌握这门手艺的村民也越来越少。
为保护和传承笤帚制作这门津沽宝坻“土生土长”的老手艺,工作队深入调研笤帚的历史渊源、文化意义等内容,详细了解笤帚制作的工艺技巧及其蕴含的文化寓意,挖掘笤帚及其制作工艺所寄托的乡愁情怀。工作队员与老工匠们一起琢磨研究,升级工艺,注入“家和”文化,丰富手工制品的文化内涵,成功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下一步,工作队将秉持文化振兴理念,联合天津美院教授团队、民间手工艺人等,创新笤帚苗手工制品的艺术形式和文化价值,不断创新传统技艺,延伸产品链条,形成传统手工高粱笤帚与新式线绳工艺笤帚共同发展的特色产业,壮大村集体经济,带动更多村民“在家门口”增收致富。
二、光大前贤思想 弘扬善德文化——市城管委驻村工作队
为深入推进“迎盛会、铸忠诚、强担当、创业绩”主题学习宣传教育实践活动,促进乡村文化振兴,5月24日,市城管委驻村工作队在牛家牌镇后普贤坨村举办了凡文化宣讲基地启用仪式暨宝坻区文旅局捐赠相关资料书籍交接仪式,宝坻区文旅局副局长张英出席了此次活动。
活动中,宝坻区文旅局向后普贤坨村了凡文化宣讲基地捐赠了《了凡法》《了凡处》《宝坻皮影》《故事中的文宝坻》《宝坻评剧》《袁黄传说》《董湘崑京东大鼓经典唱段》等图书及画册500余册,进一步丰富了后普贤坨村农家书屋的藏书总量,为广大村民群众送来了文化资源和精神食粮。
市城管委驻村工作队队长郑永强表示,了凡文化是“人文宝坻”深厚文化底蕴的重要展现,工作队将充分发挥好了凡文化宣讲基地的宣传教育及辐射带动作用,光大前贤思想,弘扬善德文化,进一步扩大宝坻优秀传统文化的张力和影响力,并将继续与区文旅局携手共建,将宣讲基地建设成为传承好传统、传递好家风、倡导好家教的重要平台,为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的培育和弘扬筑牢文化根基。
下一步,市城管委驻村工作队将以农家书屋及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为依托,开设丰富多彩的国学讲堂、书画培训等传统文化课程,利用好寒暑假期为村内学生组织开展课程辅导,真正地让农家书屋活起来、动起来、用起来,使农家书屋逐步成为乡村振兴的“文化粮仓”,并将抓紧推动村史馆建设工作,充分挖掘村庄的历史文化资源,通过展示老物件、回忆老事件讲好普贤故事、留住一抹乡愁,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内涵与动力。
三、投入资金完成薄弱村党群服务中心治漏修缮工作——市疾控中心驻村工作队
市疾控中心党委将扶持发展经济薄弱村工作作为“迎盛会、铸忠诚、强担当、创业绩”主题学习宣传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内容,上半年投入扶持经济薄弱村发展专项资金5万元,帮助宝坻区翟家深村完成党群服务中心治漏修缮工作。市疾控中心驻村工作队在翟家深村前期走访调研时发现,村党群服务中心二楼的党员学习室、村民阅览室和文化活动室内出现不同程度的墙面脱落和发霉现象,已影响房间的正常使用。同时每遇雨雪天气,服务中心门前还会出现积水,给前来学习和办事的村民带来很多不便。农村党群服务中心是为广大村民和党员进行综合性服务的重要窗口。为了给村民创造一个安全、干净和整洁的办事服务环境,工作队对照市扶持发展经济薄弱村“五增五提升”评价标准中的服务设施条款,想村民之所想,急村民之所急,马上向疾控中心党委汇报了相关情况。中心党委立即决定投入5万元,用于翟家深村党群服务中心治漏修缮,提升服务中心的公共服务水平。今年6月,翟家深村村委会利用这笔基础设施帮扶资金,赶在汛期雨季到来前,完成了党群服务中心治漏修缮工作。修缮后的党群服务中心整体面貌焕然一新,门前不再积水,墙皮脱落,屋内漏雨等问题已得到根本解决。今后翟家深村村委会和工作队还将利用剩余帮扶资金,继续打造好党群服务中心这个近距离沟通党员村民的重要平台,提升其各项服务功能,落实好“一站式服务”和“一口式办理”服务能力。市疾控中心党委今后还将继续投入扶持发展资金,帮助两村安装村内道路太阳能路灯,建立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及村民调解室等基础公共设施,为薄弱村全面发展办更多更好实事。
四、棕享端午 情暖人心——区应急管理局驻村工作队
端午近,粽香飘,为了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在特殊的日子里将党的关心送到困难群众身边,6月1日,区应急管理局党委班子一行人到对口扶持经济薄弱村新安镇张松庄村、小陈庄村开展“棕享端午 情暖人心”慰问活动,持续深化“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推动“迎盛会、铸忠诚、强担当、创业绩”主题学习宣传教育实践活动走深走实。
活动中,领导们先后来到结对困难群众家中进行了走访慰问,与老人亲切交谈,详细了解困难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活状况,仔细聆听他们的需求和困难,嘱咐他们在高温炎热的天气里要注意防暑降温、保重身体,同时做好疫情防控常态化个人防护,并送去了粽子、食用油等节日慰问品,让他们真切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爱,并深深体会到大家庭的温 暖和节日浓厚的氛围。
随后,党委班子一行人又实地察看了协助张松庄村安装完成的41枚摄像头和水渠两侧栽种的500棵观赏树情况,并表示虽然现在财政比较紧张,应急局党委也要想尽办法、多方筹措,持续强化扶持村基础设施建设。
区应急局始终把开展“联点访户”工作作为党员领导干部密切联系群众、改进工作作风的一项重要举措来抓,做到前谋划、精心组织、周密安排、统一行动,确保活动落地落实,以实际行动检验党史学习教育的成效,践行一名党员的初心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