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宝坻区人民政府 2019年12月3日星期二

无障碍 | 关怀版 | 简体| 繁体

宝坻区扶持经济薄弱村发展工作简报
来源:天津市宝坻区农业农村委员会 发布时间:2022-03-30 10:00


一、开拓创新,攻坚克难——市工信局驻大唐庄镇董官庄村、景家庄村扶持工作队

3月20日,市工信局驻村工作队集体观看了新闻纪实电影《我们是第一书记》。

真实最能打动人心。电影真实地记录了多地的扶贫驻村第一书记扎根扶贫第一线,带领着村民们从零到一兴办产业、保障孩童教育、对抗台风天灾、易地扶贫搬迁的感人经历。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着中华民族不服输的奉献精神,最终打赢了脱贫攻坚战。一些扶贫干部甚至为此献出生命,他们的热心与勇敢也永远地留在了岗位上,留在了老百姓的心中。

“我相信,人跟人之间的感情,能够去征服世界上最高的山峰。”“能够把粮食扶起来,就能够把老百姓的信心扶起来”“我宣誓,坚决打赢这场输不起的战役”。看到一个个贫困村“摘帽”背后的艰辛、每位“第一书记”所付出的牺牲和汗水,队员们眼圈泛红,感同身受。

去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庄严宣告: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

如今已进入乡村振兴阶段,市工信局驻村工作队的队员们想的是如何让村民们生活的好,如何增收致富,如何开拓适合村情的建设之路,如何向相关部门及社会争取基建资金,如何保障老年人的医疗,以及对村中留守儿童的关爱和持续教育。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市工信局驻村工作队的队员们入村后遍访每一户村民,深入了解村情,从经济、生态、文化、组织、医疗、教育、住房、社保等方面制定了详尽的三年扶持规划,目标是到2024年,村集体经营性年收入达到20万元以上、人均可支配收入总体增幅超过全市平均水平。其中,产业振兴是重中之重。结合村情实际,我们计划发展白酒产业,目前已注册了“天津金尔王酒业有限公司”,“乡知天下”和“乡悦天下”两个商标也已提交申请,酒品已进入生产阶段,产业振兴工作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当中。另外,我们正在引入富硒壶瓶碎米荠的科研种植工作,争取将该项发明专利的研发引入至天津市宝坻区。

为了不负人民,我们定当倾尽全力、千方百计,践行伟大的脱贫攻坚精神!

二、观《我们是第一书记》有感——区卫生健康委员会驻林亭口镇五村、六村扶持工作队

按照林亭口镇政府统一安排,我队在驻地林六村观看了电影《我们是第一书记》。这部影片时长大概85分钟,生动讲述了日喀则市定日县宗措村、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布拖县博作村、黑龙江齐齐哈尔市拜泉县上升村、贵州省黔西南州望谟县坡头村等驻村第一书记通过搞产业、兴教育、抗台风、保丰收等带领群众摆脱贫困的先进事迹和感人故事。

什么是第一书记?第一书记就是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第一带头人,无微不至的基层服务者。影片中有的第一书记是在帮助村子里发展养羊产业,有的是帮助孩子们都去读书,有的是和村民们一起去收拾被台风席卷之后的粮食,有的是劝说群众进行易地搬迁。他们舍小家为大家,每日每夜的为群众服务,为了大家能过上好日子,牺牲了很多,他们无私奉献的精神,也激励着我,今后的工作也像他们一样,无微不至的为群众服务。

从我队在林五村和林六村开展工作以来,深深感受到基层一线工作的繁杂和压力,体会到了驻村工作的艰苦与寂寞,同时也深切感悟到作为一名驻村干部,责任重大,使命光荣。要想做好基层工作,必须得先当好一名学生,虚心学习,和农民交朋友,和群众打成一片。

入驻以后,我队多次走村串户,逐家逐户登门走访,虚心请教,同人民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完成了精准扶持调查调研工作,掌握了两村的村情民意,做好了扶持计划,把人民群众所想、所思、所盼,特别是人民群众的困难和关心的问题都落实到《调研报告》上,第一时间将驻村工作开展情况形成书面调研报告向派出单位汇报,并督促尽快落实。

我们这一代人生逢其时,就应该在基层这个广阔舞台上去做一些事情,去尽一份力,电影《我们是第一书记》用一个个真实故事生动刻画第一书记们扎根扶贫一线,用热血挥洒青春、用行动诠释奉献的动人事迹,勾勒出一幅有关青春、奉献、责任、勇气的时代画卷,我们从那些第一书记身上,看到一种力量,这种力量催人奋进、让人鼓舞。

三、《我们是第一书记》观后感——市审计局驻大口屯镇北旺村、东秀针口村扶持工作队李庆刚

《我们是第一书记》影片中四位第一书记的故事,讲述的比较全面,从结合实际发展特色产业,让乡村的孩子们读书,到与大自然较量保障农收,大规模异地搬迁。平凡人做的平凡事,没有炫酷的特效、华丽的镜头,朴实却带着泥土的味道,记录着人民脸上的悲和喜。

这些成就的背后,离不开一个个具体的人,而作为奋战在脱贫攻坚一线的“第一书记”,他们的付出、汗水与努力,提醒我们今天所取得的成就来之不易。我们要学习他们勇于开拓,做群众的致富领路人,学习他们公而忘私、扎实工作的奉献精神,勤勤恳恳、脚踏实地的敬业精神,不畏困难、知难而上的奋斗精神。

结合自己本职工作,看完《我们是第一书记》对我震撼很大,感慨颇多。下一步在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在东绣针口村扶持工作中,我将紧紧依托村“两委”和广大村民,严格按照扶持工作各项要求,认真履行驻村工作职责,真心帮、实意扶,始终以认真、负责、求真、务实的工作态度开展驻村各项工作,确保各项扶持任务落到实处。一是深入开展入户再调查。采取多种形式开展调查研究,走访村民,熟悉村情。重点对六类人员(病残户、特困户、低保和五保户、孤寡老人、留守儿童、劳教释放人员)进行联系走访,及时了解他们的身体、生活状况和家庭收入情况。二是组织召开村民代表座谈会。驻村工作,就要实实在在的为村民做一些实事,使村容村貌有一些改观,让村民百姓得一些实惠。通过召集村民代表、党员干部、老党员老支书等到村召开村民代表座谈会,听取他们对村“两委”的评价,征求他们对村庄发展的意见建议,深入了解两个经济薄弱村民情风俗、经济发展情况、发展计划和急需解决的问题等。三是挖掘自身潜力,积极推进产业扶持。驻村工作要围绕制约乡村发展的瓶颈,认真调查研究和把握难点问题,积极协调市区两级职能部门,切切实实帮助基层解决实际问题。按照《宝坻区扶持经济薄弱村发展实施方案》,因地制宜、因村施策,充分利用村里现有优势产业,着力挖掘现有养殖经济潜力。四是加强村级组织建设,筑牢基层战斗堡垒。农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习近平论乡村振兴中提到:乡村振兴不能只盯着经济发展,还必须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要把加强经济薄弱村党组织建设作为扶持的首要任务,牢牢抓住村级党组织建设这个“牛鼻子”,协助村“两委”做好村级党组织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增强村级组织生机与活力。

驻村工作不是混日子走过场,乡村振兴工作既是一份责任又是一份担当,更是一次历练和提升。在接下来的工作中,我将在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做到真蹲实帮,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用心用力用情扶持,以服务群众实际成效践行初心使命。

四、《我们是第一书记》观后感——市烟草专卖局驻方家庄镇中街、后街村扶持工作队陈金征

根据方家庄镇统一安排部署,我们观看了电影《我们是第一书记》,影片用一个个真实故事生动刻画第一书记们扎根扶贫一线工作,担当奉献的动人事迹,令我颇受感动,对我的工作方向和工作目标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2021年7月以来,市局成立了扶持经济薄弱村发展工作队,经区局党组推荐由我任工作队队长。先后参加了市委、区委和镇党委举办的扶持经济薄弱村学习培训班,通过学习提高了政治思想觉悟,积极与镇党委政府对接,第一时间进入角色,入驻以来积极参加两村工作,积极协助组织两村核酸检测全民大筛查行动,今年全市“奥密克戎”战“疫”打响之后,工作队逆行而上,积极组织并参加了方家庄中街和后街的全民大筛和敲门行动;积极协调区局与两村共建活动,先后配合区局组织开展了“送法下乡暖民心”的民法典宣讲活动、“爱心助困,情暖元旦”的插花、包饺子送温暖活动等慰问活动。通过系列活动使两村村民感受到了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同时把党史学习教育和“为群众办实事”切实落实到每一个需要关心的人,大大增强了党组织在广大人民群众中的凝聚力、向心力、号召力,促进了经济薄弱村和谐稳定发展。

今后我们要不断努力提高思想认识。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论述,切实把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落实落地落细;提前谋划统筹安排。认真开展调查研究,找准影响乡村振兴的短板弱项,把实现产业振兴摆在重要位置,进一步提升造血功能,稳定提升脱贫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充分发挥工作队和驻村第一书记作用,协调组织村“两委”干部和党员起到示范引领作用,协调推进乡村治理、民主法治、平安建设、矛盾化解等工作,引导全体村民积极参与美丽乡村建设,增强责任意识,建立激励机制,形成工作合力。

五、自为“农村、农民”干实事——天津职业大学驻朝霞街道刘庄村、小北台村扶持工作队刘以倩

《我们是第一书记》是国内首次以新闻素材依托电影方式,讲述了脱贫攻坚帮扶队的故事。通过真实的影像素材,将生命、奉献、亲情等话题串联起来,记录了他们在乡村工作和生活的点点滴滴。作为驻村工作队的一员,观看电影时,引发了深深的共鸣,直观的感受就是亲切、感同身受。听着每位驻村第一书记的讲述,如身临其境,不停的想:“啊,我也是这样想的”;或者“原来他们也遇到过这样的事情”;还有“我的处理方式和这些同行一样”等等。随着电影片段式的叙事展开,我再次为自己当初来到农村参加“乡村振兴”的决定不悔,能与这些优秀的帮扶工作者们有着共同理想和愿望及希冀,是多么一件光荣的事情呀。

从一名高校教师转变为驻村干部的身份,我给自己定下的信条就是为“农村、农民”干事,而这个事必须是“实事”。自驻村以来,认真学习扶持工作文件和“三农”政策,深入了解天津市委市政府及宝坻区委、区政府的整体规划、工作设想以及各级各类相关政策要求,仔细发掘可供利用的各类资源。在产业增效、村庄增美、文化增能、组织增强、农民增收和农村教育水平显著提升、农村医疗水平显著提升、农村住房水平显著提升、农村社会保障水平显著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水平显著等10个方面逐项核准、落实,精准施策开展扶持工作。扶持工作落地后,先后到宝坻区周良经济开发区中翼通航飞行学院;西刘举生姜、玫瑰种植基地;林亭口“三辣”种植基地等特色农业基地进行实地考察,探索因地制宜的特色农业之路,拓展市场助力经济薄弱村可持续、高质量、多元化的发展。与村“两委”形成合力努力解决村民实际困难,主动结合“五增五提升”评价标准开展扶持工作,了解当前村“两委”面对的重点、难点工作,帮助村形成党员干部网格化管理制度、人居环境整治“三包”落实工作制度,帮助形成一整套“网格+”村委会工作管理台账。与村“两委”共同推进厕所提升改造工程、新时代实践站建设、疫情防控等工作,助力经济薄弱村进一步提升。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