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宝坻区人民政府 2019年12月3日星期二

无障碍 | 关怀版 | 简体| 繁体

宝坻区教育局 关于进一步加强预防中小学生沉迷网络游戏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
来源:宝坻区教育局 发布时间:2023-02-20 14:32

   为深入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法规要求,认真落实中央和天津市有关未成年人网络环境治理的决策部署,有效预防中小学生沉迷网络游戏,切实促进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结合我区实际,现就加强预防中小学生沉迷网络游戏管理工作安排如下:

一、细化管理措施

学校要制定明确、具体、便利的管理办法,明确手机进入校园的原则、程序和统一保管的场所、方式、责任人,提供必要保管装置。原则上学生不得将个人手机带入校园,确有将手机带入校园需求的,须经学生家长同意、书面提出申请,进校后应将手机交由学校统一保管,禁止带入课堂。学校提供的互联网上网服务设施,应安装未成年人网络保护软件,在校园网出口要部署上网行为管理等网络安全设备,对校园网内终端的上网行为进行实时监测,避免学生接触不适宜未成年人的信息。发现有危害学生身心健康内容的,或者学生利用网络实施违法活动的,应当立即采取措施并向有关主管部门报告。学校教职员工发现学生进入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时,应当及时予以制止、教育。

二、加强体育美育

学校要广泛开展各类丰富多彩的体育和文艺活动,引导学生培养良好兴趣爱好,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体魄强健,让学生们真正走出教室、走到阳光下、走向大自然。按照《关于举办2021年天津市百万中小学生“我运动、我健康”活动的通知》《关于切实落实课间十五分钟“站起来走出去跑起来”的通知》《关于弘扬奥运精神,融合奥运项目,加强学生体质健康管理,进一步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通知》《关于进一步增强学生体质,加强体育运动开展“一校多项目一生一方案”体育锻炼的通知》《关于做好我市中小学校秋冬季学期课后服务体美劳教育活动的通知》,加强学生体育锻炼,提高学生身体素质。

三、强化网络素养

学校要根据学段特点,采取多种形式利用不同手段开发不同途径开展网络安全教育、网络防沉迷教育、理性消费教育,增强学生网络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引导中小学生正确认识、科学对待、合理使用网络,自觉远离不良网络诱惑。切实发挥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校园日”主题活动的教育作用,集中开展学生网络素养和网络自我保护教育,培养中小学生安全防护、信息甄别等网络素养能力。

依托天津市基础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开展专题教育活动,引导中小学生自觉遵守《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自觉抵制不良信息,不沉溺于网络游戏。同时,各学校要加大对“饭圈”“黑界”“祖安文化”等涉及未成年人不良网络社交行为和现象的举报力度,对侮辱谩骂、人身攻击、恶意举报等网络欺凌和暴力行为,以及敲诈勒索、非法获取个人隐私等违法活动,积极配合予以查处。

四、深化家校沟通

各中小学校要通过家长委员会、家长学校、家访、家长开放日、亲子实践等多种形式,引导家长充分认识沉迷网络游戏的危害性和加强管理的必要性,指导家长履行监护人职责,发挥好榜样作用,安排好孩子日常学习生活,有意识地让孩子多从事一些家务劳动、户外活动、体育锻炼,帮助孩子养成健康生活方式。各中小学校要畅通家校沟通机制,在家长会、家访等家庭教育活动中公布家校沟通渠道,引导家长主动告知学生在家中的有关表现。学校和家长发现学生有沉迷网络游戏、过度消费等苗头迹象,要相互告知,共同进行教育和引导,及时矫正不良行为,帮助其恢复正常的学习和生活。

五、加强督导评估

各区教局要将预防中小学生沉迷网络游戏管理工作纳入责任督学日常监管范围。督导结果作为评价各学校管理工作成效的重要内容。


宝坻区教育局

二〇二二年二月二十五日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