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宝坻政发〔2007〕21号
批转区残联关于在构建和谐宝坻中
积极发展残疾人事业意见的通知
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区政府各部门:
区残联拟定的《关于在构建和谐宝坻中积极发展残疾人事业的意见》已经区政府同意,现批转给你们,望认真遵照执行。
二○○七年九月七日
关于在构建和谐宝坻中
积极发展残疾人事业的意见
区人民政府:
为进一步加快我区残疾人事业的发展,不断提高全区残疾人的生活水平和社会保障能力,根据市残工委《关于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切实做好农村残疾人工作的实施意见》精神,现就在构建和谐宝坻中积极发展残疾人事业,提出如下意见:
一、加强领导,完善各级各类残疾人工作组织
残疾人事业的发展直接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发展,是社会进步程度的重要标志。各单位、各部门要切实加强对残疾人工作的领导,制定和落实加强残疾人工作的具体规划,不断加大对残疾人事业的投入,在资金和政策上给予倾斜,建立健全扶助残疾人工作长效机制和生活保障机制。
不断加强各级残疾人工作委员会和残联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其领导、服务和指导作用。配齐配强乡镇残联理事长、残疾人专职联络员,建立健全村级残疾人工作领导小组和残疾人协会,落实专职联络员工作补贴。
二、加大投入,完善残疾人综合服务设施建设
加强区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建设,完善功能设施。加强乡镇“一办三站一岗”(残联办公室、残疾人康复站、残疾人服务站(社)、志愿者助残联络站、残疾人维权岗)阵地建设,积极有效地开展各种活动。在有条件的村建立“健残融合,资源共享”模式的残疾人服务和活动阵地,并充分发挥功能。
三、积极推进,确保残疾人都能享有康复服务
建立和完善残疾人康复服务组织管理网络和技术指导网络,广泛开展残疾人康复需求调查,建立康复档案,力争有康复需求的残疾人服务覆盖率达到100%。
加强残疾人康复工作基础性设施建设,各乡镇街要建立残疾人康复站(可单独设置,也可在乡镇医院、卫生院内设立残疾人康复室),做到康复指导员、器材、项目、服务措施“四落实”。残疾人较多的村要建立残疾人康复站(点),由村医做好康复服务指导工作。
大力开展康复进家庭活动,做到康复知识、康复手段、康复指导、康复器具进入家庭,让广大残疾人不出家门即可得到良好的康复训练和服务。努力做好辅助性康复工作,为听力残疾人佩戴助听器,为肢体残疾人发放助行器(轮椅等)、安装假肢,免费为白内障患者实施手术,等等。积极推进“阳光工程”,即解决智力残疾人、轻度精神残疾人的托养问题,做到托养一个人,解脱一家人,感染一群人。各乡镇街要积极尝试和推进多种形式(公办、联办、民办公助、社区(村)办、个人等)的托养机构,拓展托养服务工作,促进智力、精神和重度残疾人状况的改善。
四、狠抓落实,切实保障残疾人基本生活需求
加大《残疾人就业条例》的宣传贯彻力度,继续推进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工作,扶持残疾人从事种植业、养殖业、家庭副业和手工业、个体经营等,实现残疾人充分就业、稳定就业。开展残疾人技能培训,加大培训力度,扩展培训范围,提高职业技能水平,增强就业能力。积极开展扶贫基地、就业基地建设,切实发挥基地扶贫、安排残疾人就业的示范作用,每个乡镇街每年至少要建立一个基地,至少安置5名残疾人就业。
完善残疾人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确保所有符合条件的残疾人都能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适当提高重度残疾人的保障标准,落实分类施保。
落实残疾人“温暖工程”。继续实施贫困残疾人扶贫安居计划,确保困难的残疾人住房条件得到改善。同时,搞好“四到位”(生活、生产必需品到位、就业到位、基本生活保障到位、子女受教育到位)延伸扶持工作,保障残疾人基本生活。推进残疾人“无忧工程”。采取有力措施,确保农村残疾人全部纳入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保障体系,实行大病医疗救助,切实解决贫困残疾人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五、维护权益,努力改善残疾人的生存环境
大力弘扬中华民族扶残助残的传统美德,尊重残疾人,重视残疾人,让他们能平等地参与社会生活,并享有和正常人一样的社会知情权、参与权、管理权和监督权。加强“残疾人维权岗”建设,通过开通残疾人法律咨询热线,发放残疾人法律服务卡等方式,为残疾人提供日常的法律咨询和服务。司法部门要加大对残疾人的法律援助力度,严厉打击各种侵害残疾人合法权益的违法犯罪行为。
大力推进无障碍设施建设,逐步向乡镇街、村、家庭延伸。凡与残疾人日常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公共服务机构、城镇中心区主要道路和有需求的残疾人家庭,都要按规范要求进行无障碍设施建设和改造,为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公共生活创造良好出行条件。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兴办残疾人文化、体育和娱乐活动场所,开展多种形式寓教于乐的残疾人文体活动,营造残疾人自强奋进的浓厚氛围。新闻宣传部门要加强对残疾人事业的宣传和报道,宣树典型,弘扬正气,使残疾人生活在受尊重、爱护和扶助的良好环境之中。
以上意见如无不妥,请批转执行。
宝坻区残疾人联合会
二○○七年八月三十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