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8日,宝坻区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宝坻区第三期采摘季活动 以农文旅融合发展助推乡村全面振兴”主题新闻发布会。宝坻区副区长刘学政,宝坻区农业农村委党委书记、主任刘玉祥,宝坻区文化和旅游局党委书记、局长巩慧,宝坻区方家庄镇党委副书记、镇长赵阳介绍有关情况,回答媒体所关心的问题。发布会由宝坻区委宣传部副部长焦杨主持。
宝坻区委宣传部副部长焦杨:
媒体朋友们,大家上午好,欢迎出席宝坻区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今天,我们邀请到宝坻区副区长刘学政,宝坻区农业农村委党委书记、主任刘玉祥,宝坻区文化和旅游局党委书记、局长巩慧,宝坻区方家庄镇党委副书记、镇长赵阳,为大家介绍宝坻区举办第三期采摘季活动,以农文旅融合发展助推乡村全面振兴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朋友所关心的问题。
首先,请刘学政先生作主题发布。
刘学政:
记者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欢迎大家在这春和景明、万物生辉的阳春三月里,来到“西红柿小镇”方家庄镇,参加“宝坻区第三期采摘季活动 以农文旅融合发展助推乡村全面振兴”新闻发布会。首先,我谨代表宝坻区委、区政府,向各位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本次新闻发布会,旨在全面展示宝坻区农文旅发展成果,向广大游客推荐宝坻采摘精品路线,分享地道的宝坻优品好物,推动宝坻农业品牌化发展,促进农文旅融合,全力推动乡村振兴。
宝坻,是一座物阜民丰、四季宜人的“宝藏小城”。游客到了这里,可以感受诗意与远方的美好。今天,我向大家解锁一下畅游宝坻的攻略。
一是来宝坻,感受潮白两岸的诗情画意。宝坻,坐拥潮白河的一川碧水与48万亩优质稻田,湿地河流纵横,稻香渔歌交织,农耕文明与生态之美相映成趣。漫步在潮白河国家湿地公园,鹭鸟翩跹、碧波荡漾,游客可泛舟观鸟、垂钓品鲜,或骑行于稻田栈道,感受“水乡稻浪连天碧,白鹭翩跹入画来”的诗意;也可以探访黄庄洼水稻园,化身“一日农夫”,体验“上种稻下养蟹”的立体农业奇观,品味稻蟹共生的生态智慧。袁黄纪念馆、了凡善廉文化展馆带您走进四百年前了凡先生的世界,葫芦庐小镇展现非遗技艺,评剧、京东大鼓等国家级非遗,更可以让游客在“穿越古今”中触摸乡愁,在农事体验中感受文化传承。
二是来宝坻,激活舌尖上的幸福密码。今年,我们重点打造“四季不重样”特色采摘活动,为方便游客,我们还推出了“四季采摘地图”:一是“春之鲜”,方家庄镇北马营村的草莓西红柿、劝宝基地的嫩韭菜、霍各庄镇陈家口的草莓,带您感受“舌尖上的春天”;二是“夏之甜”,潮阳街道乔辛庄村的火龙果、新开口镇龙尾屯村的葡萄、口东镇八台港的蜜桃,带您品味“北国江南”的丰饶;三是“秋之韵”,郝各庄镇西郝各庄的西梅、杨岗庄的秋梨、黄庄的稻蟹米,带您触摸丰收的喜悦;四是“冬之暖”,牛家牌镇孙家庄的无花果、晶宝温泉农庄的水果黄瓜,带您品尝冬日里的“绿意盎然”。可以说,宝坻的采摘不仅是农事体验,更是“舌尖经济”与“乡愁记忆”的重叠。
三是来宝坻,畅游美好恬静的田园盛景。围绕采摘季活动,我们精心设计推出了“潮白河畔·果香之旅”一日游 、“稻香宝地·丰收之旅”两日游、“非遗寻踪·四季采摘”主题游等3条主题旅游路线,新增推出2条乡村游观光路线,让每一亩农田成为风景,每一颗果蔬讲述故事,每一处村庄留住乡愁,为广大游客提供独特的农文旅体验。我们在微信推出的“乐游宝坻”“宝坻采摘”两个小程序,整合了全区的特色采摘园信息,以及非遗文化、特色农品、精品民宿等8大模块,实现“一键导航、一键预订、一键攻略”,让都市人轻松解锁田园生活。
四是来宝坻,体验品质与服务的双重承诺。自2023年首届采摘季举办以来,我们以“季季有瓜果、月月可采摘、天天有收益”为目标,推动农业从“小特产”向“大产业”跨越,并通过“云”推介、融媒助农直播等创新模式,使宝坻农品搭乘互联网快车,品牌附加值显著提升。借今天这个机会,我们在这里隆重推出我区公共品牌新名片——“宝坻优品”。“宝坻优品”是区委、区政府在农文旅融合助力乡村振兴道路上的一次积极探索与创新实践,涵盖了农产品、手工艺品、文旅体验等多个领域,是精心培育的优质产品集合。未来,我们将以“宝坻优品”为抓手,发挥品牌引领作用,培育市场力量,激发市场活力,推动产业发展,形成以品牌提质量促发展的新格局。
我们深知,乡村振兴离不开媒体朋友们的支持,更离不开每一位游客的参与。在此,诚挚欢迎大家一起乐游宝坻,采摘四季!让我们共同漫步潮白河畔,聆听稻浪与鹭鸟的和鸣;亲手采摘鲜果,品味“北国江南”的丰饶;沐浴温泉,感受冬日的暖意;在非遗手作中触摸历史,在田园风光中拥抱自然。
以上是我的推荐发布,谢谢大家。
焦杨:
谢谢刘学政先生。
下面,请记者朋友提问。
《人民日报》记者:
请问刘区长,第三期采摘季活动和去年相比有哪些升级,请简单介绍下。
刘学政:
首先感谢您的提问。今年的采摘季活动在品牌建设、品种优化和旅游体验上增加了更多的特色和亮点:
首先,推出了我区公共品牌新名片——“宝坻优品”,它涵盖了农产品、手工艺品、文旅体验等多个领域,每一款产品都蕴含着我们对品质的执着追求与对本土文化的深情传承。比如,今天将要举行的宝坻区首届“萌番仔”番茄大赛,就是由番茄种植户现场竞技,专业评审团现场品尝,根据口感、果型、色泽等指标打分,评选出最地道的宝坻“优品番茄”。后续我们还会举办各类“宝坻优品”评选活动,为广大农户积极搭建一个集比拼、交流、展示、体验的综合性平台,鼓励农民种植真正的“宝坻优品”,让消费者真正体验到从田间到餐桌的品质升级。
其次,为方便游客出行,我们推出了“四季采摘地图”,以“四季不重样”为特色,依托2万多亩设施果蔬基地,推出了春之鲜、夏之甜、秋之韵、冬之暖四季采摘游线,让广大游客能够体验到“舌尖经济”与“乡愁记忆”的融合。
除此之外,我们推出两条新的乡村观光游线路,这两条线路涵盖了区内最美的自然风光和最具特色的农业体验项目,游客可以亲自参与采摘、品尝新鲜农产品,感受乡村的独特魅力。
我就回答这么多,谢谢。
新华社记者:
请问刘主任,今年宝坻区迎来了第三期采摘季活动,请您介绍一下咱们为游客设计了哪些乡村旅游线路。
刘玉祥:
首先感谢您的提问。为满足游客多样化的旅游需求,我们将自然风光与历史人文景点巧妙串联,设计了两条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线路,带大家深度领略乡村魅力,开启一场独特的田园之旅。春季可以先去潮白河国家湿地公园赴一场与自然的浪漫之约,随后前往了凡公园完成一次身心的滋养和品格的洗礼,之后可以去八台港赏桃花肆意绽放之美,接着来到李宦庄村感受渔业竞技的独特魅力,最后到小辛码头村感受画里乡村、梦里乡愁的画面与韵味;夏季父母可以陪伴孩子来到民盛庄园享受农业采摘的乐趣,接着赶一场新开口的大集,感受一下人间烟火气,随后来到“花猪林”地标宴品尝大锅炖土猪肉等地域美食特色,然后来到晶宝温泉农庄体验渔夫赶海的乐趣,享受惬意田园时光,最后到欢喜庄园沉浸式享受一下航空农旅飞行的独特魅力。
在这里,我们诚挚地邀请全国各地朋友们来宝坻采摘、旅游、观光。接下来,我们将以农文旅融合为重要抓手,进一步做大做强宝坻欢乐游特色品牌,打造更具宝坻特色的京津冀休闲旅游目的地,激活“乡村经济”,助推宝坻农民持续增收、乡村全面振兴!我就回答这么多,谢谢。
农民日报记者:
请问巩局长,2025年宝坻区将有哪些令人期待的文旅活动,请您给我们介绍一下。
巩慧:
首先感谢您的提问。2025年,我们将继续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加强文化旅游的深度融合,进一步凸显人文宝坻之韵,北国江南之美。具体来讲,我们将围绕“遇见宝坻·印象潮白”这一主题,举办潮白河四季欢乐旅游节系列活动。一是共赴一场春之约,组织开展国潮动漫嘉年华、体育旅游嘉年华、京津新城“棠潮RUN”彩虹跑、口东镇八台港第八届桃花节、黄庄镇小辛码头春日乡野探索之旅等时尚潮玩、运动赏花、农事体验活动。二是共赏一派夏之韵,举办第九届津宝音乐嘉年华、第六届“宝坻杯”评剧票友大赛、第七届京东大鼓艺术节、职工文化艺术旅游节等品牌文艺活动。三是共品一季秋之实。组织开展金秋文旅消费季、中国农民丰收节、金秋钓蟹季等系列农旅活动。四是共度一段冬之乐,举办冰雪温泉欢乐季、了凡公园新春文化庙会、新春市集等喜庆活动,吸引广大游客来宝坻看美景、品文化、尝美食。
同时,宝坻区还将筹划举办第五届“马季杯”全国大学生相声展演、“申沛农杯”全国剪纸艺术展、2025首届宝坻葫芦庐文创展等展览展示活动。以“跟着赛事来宝坻,印象潮白欢迎你”为主题,举办潮白河湿地马拉松等体育赛事活动。全年各类农文体旅活动不少于40场,努力实现接待游客500万人次,综合收入7亿元,进一步集聚人气,促进消费。让宝坻这座“宝藏小城”“破圈走红”。
我就回答这么多,谢谢。
北京日报记者:
请问赵镇长,“西红柿小镇”作为方家庄镇的新名片,未来将给大家呈现一幅什么画面?
赵阳:
感谢记者朋友的提问。方家庄“西红柿小镇”以红色文化、非遗文化、家居文化、农耕文化为核心,打造独具特色的“文化圈”,为大家铺展出一幅农文旅产深度融合的斑斓画卷。一是红色文化“活”起来。四里港村的“红色记忆展厅”,泛黄的照片与实物讲述着革命年代的烽火岁月;大芮庄村的“弹孔墙遗址”,斑驳的弹痕铭刻着先辈浴血奋战的壮烈史诗;小杜庄村的“初心屋”,感受老书记杨树员“不忘初心、唯独忘我”的为民情怀。我们打造红色研学路线,通过沉浸式课堂,让红色精神可触可感。二是非遗文化“潮”起来。古法香养技艺氤氲千年药香,彩蛋作画点染民俗雅趣,葫芦烙画镌刻匠心时光,根雕艺术唤醒自然灵韵。大河西鼓队每逢节庆擂响震天锣鼓,京东大鼓传承人故居里曲韵悠扬。我们建设非遗工坊,开设体验课堂,让老手艺成为新时尚,实现“指尖技艺”到“指尖经济”的蝶变。三是家居文化“新”起来。作为“北方沙发之乡”,我们拥有新中式、美式、现代简约、多功能家居等多元风格的沙发家具园区。从设计研发到智能生产,从线下体验馆到电商直播,传统制造正焕发新活力。我们正在筹划举办家居系列活动,助力家具产业迈向新的高度。四是农耕文化“兴”起来。200余座现代化西红柿种植大棚,在砂质土壤和奥陶水系滋养下,孕育出皮薄多汁、酸甜可口的精品水果西红柿。在方家庄可以春采红润莓柿鲜,夏摘满筐瓜果甜,秋捧蜜桃香盈袖,冬拔萝卜启丰年,四季田园皆是风景。游客还可以化身“一日农夫”,在泥土香中感受劳动的甜蜜,体验乡村生活的乐趣。在这里,农耕不再是简单的劳作,而是人与自然对话的诗意载体。以文润城,让田园牧歌与现代文明和谐共生。
朋友们,“西红柿小镇”的每一寸土地都跳动着文化脉搏。我们诚邀您:品红色记忆,赏非遗绝技,鉴家居美学,享农耕乐趣。
我就回答这么多,谢谢!
焦杨:
由于时间关系,现场提问就到这里。
感谢4位发布人,谢谢媒体朋友们。
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