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举行“扎实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走深走实,加快打造创新发展的宝地、高地”新闻发布会

来源:天津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3-08-18 09:05

8月17日,天津市政府新闻办举行宝坻区“扎实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走深走实,加快打造创新发展的宝地、高地”新闻发布会,邀请宝坻区委副书记、区长郭康伟,宝坻区发展改革委党组书记李宗岩,宝坻区政务服务办党组书记、主任刘宝琦,京津中关村科技城管委会党工委副书记杜庆,介绍宝坻区扎实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走深走实,加快打造创新发展的宝地、高地的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发布会由天津市委宣传部对外新闻处处长李娟主持。

天津市委宣传部对外新闻处处长李娟:

媒体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欢迎出席市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今天我们邀请到宝坻区委副书记、区长郭康伟,宝坻区发展改革委党组书记李宗岩,宝坻区政务服务办党组书记、主任刘宝琦,京津中关村科技城管委会党工委副书记杜庆,为大家介绍宝坻区扎实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走深走实,加快打造创新发展的宝地、高地的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朋友所关心的问题。

  首先,请郭康伟先生作主题发布。

  宝坻区委副书记、区长郭康伟:

各位媒体朋友,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好!真诚欢迎大家参加宝坻的新闻发布会。借此机会,我代表宝坻区委、区政府对社会各界和广大媒体朋友长期以来给予宝坻经济社会发展的关心、关注和支持表示衷心感谢!

  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国家战略。近十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到京津冀三省市视察指导,多次召开重要会议部署推动,多次发表重要讲话,在不同时段和关键时刻给予关键指引,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从顶层设计到基层实践,从重点突破到全面推进,让宏伟蓝图一步步转化为火热实践。尤其今年,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座谈会,为新征程上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作出新的战略部署,为我们做好京津冀协同发展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立足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新场景,我市也精心谋划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开创新局面。市委十二届三次全会,明确了未来一个时期我市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目标要求、重点任务、战略举措,在统一思想、坚定信心、激发干劲的同时,也为新征程上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提供了可操作、可落实的天津施工图。

  宝坻区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按照敏尔书记、张工市长到宝坻调研时的指示要求,扎实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走深走实。当前重点做了3方面工作:一是在顶层设计上,结合宝坻实际,对标对表市级方案,制定了彰显宝坻特色的《宝坻区京津冀协同发展走深走实专项工作方案》,重点从“一核两翼”、乡村振兴、产业链协同等7大方面排定了23项工程任务。二是在具体操作上,成立了京津冀协同发展走深走实专项推动组,统筹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工作,并针对6项重点工作任务,设置5个专项小组,定期调度工作,确保各项任务落实落地。三是在保障落实上,建立健全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工作制度、运行机制。比如,采取“月调度、季总结、年评估”机制,清单化、项目化推进工作落实。再比如,通过“跑部、进京、赴市”机制,及时了解最新政策、掌握一手信息、争取更大支持,在三省市共同筹划三年行动计划工作中,提出将“京东黄金走廊”纳入三地共同推进事项的意见建议,并得到采纳。再比如,“高层联席、部门对接、项目合作”机制,在解决事关科技城发展重大问题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与北京中关村方面就做好新一轮增资、巩固三方高层联席会议机制、人员交流挂职等10个方面工作达成共识。

  近年来,我们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全力推进相关工作。

  一是聚焦“产业圈”,以更加积极主动的姿态加快产业发展协同协作。近年来,我们始终坚持把产业体系纳入协同发展版图,立足自身基础和优势,全力做好产业配套服务和保障,积极引入中交等一批央企三级公司和上百个北京方向实体项目,加快推动产业协同协作。比如,新能源新材料方面,以博宇半导体、合众汇能为代表的细分行业领军企业,为京东方等北京龙头企业提供上游配件产品支撑;在汽车配件方面,以林德英利、宝申汽车、联恒工业等企业落地,为北京的整车装配提供零部件支撑。今年以来,按照市委市政府“十项行动”要求,我们围绕央企二三级总部、上市公司、总部经济、重点产业链企业,有效链接中关村、高校、商会、协会、产业联盟等各方资源,通过区级领导分路出击“敲门招商”、专业团队“驻点招商”等方式,先后赴京招商推介150余次,对接中国五矿集团、建设银行、京东集团等企业,组织“互联京津冀协同促发展”等活动,新签约落地申城生物等北京方向项目13个,计划总投资81.7亿元,完成年计划的62.8%,其中8个项目已开工建设,5个项目正在办理前期手续,预计三季度开工建设。

  特别是举全区之力建强京津中关村科技城这个载体。今年以来,我们按照敏尔书记、张工市长调研指示要求,聚焦京津协作高质量产城融合示范区这个目标定位,将科技城作为宝坻“一核两翼”格局中的“一翼”来打造,集中精力、聚集资源,全力以赴建设好发展好科技城,引领宝坻打造创新发展的宝地高地。重点做了几方面工作:一是加强顶层设计。我们充分借鉴中关村、天开园等成熟经验,制定支持科技城高质量发展的政策体系和面向2035年提质升级战略规划,并在第五届工业互联网暨京津中关村智能网联车高峰论坛上发布了支持科技城高质量发展10条人才政策。二是完善配套服务。在完成一期4.19平方公里基础设施开发建设的基础上,启动了二期5.25平方公里市政设施开发建设,推动南开中学科技城学校等一批重点工程开工,不断提升科技城承载能力。三是强化联合招商。加强与北京中关村方面对接合作,先后走访中关村管委会、中关村发展集团等单位,签订深化合作共建协议,就联合招商等方面达成共识,签约落地卡酷思等41个实体项目。截至目前,科技城累计入驻市场主体1201个,其中实体企业118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占比近85%。下一步,我们要进一步深化产业对接合作,持续深化与北京中关村方面高层对接合作和联合招商力度,强化中关村体系内园区共建、产业协作、企业转移,确保完成科技城年度签约落地100个实体项目目标。

  二是聚焦“交通圈”,以更加奋发有为的状态加快基础设施互联互通。近年来,我们始终坚持把交通一体化作为推动协同发展的突破口,主动衔接规划、连接交通,着力打通“大动脉”、畅通“微循环”,去年底京唐、京滨高铁的通车运营,宝坻正式融入“轨道上的京津冀”。特别是今年以来,京唐、京滨两线在宝坻站经停列车增至19趟,新增秦皇岛、锦州北、沈阳等站点,为我们与河北、辽宁等地深度融合互补提供了便利。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加密路网建设,强化交通协同。一方面做好“外连”文章,实施通宁公路新建、宝武公路改建等主干道路工程;另一方面做好“内畅”文章,加快望月路等17条市政道路建设,推进钰华街、西环路2座潮白河桥梁建设,优化宝坻新城外环线和高铁站前区等重点区域道路交通,提高群众出行体验。特别是有序推进科技城至宝坻站全长11.3公里的智能网联公交示范项目,建成后将成为首个网联云控式公交示范应用项目。

  三是聚焦“生态圈”,以更加有力有效的举措加快生态环境联建联防联治。近年来,我们始终坚持把良好的生态环境作为协同发展的大事来抓,立足于筑牢首都生态安全屏障,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与周边地区围绕生态环境保护和污染联防联治,建立起了高效顺畅的工作格局,全区环境质量持续提升,获评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在提升自身的同时也为推进京津冀生态协同作出了宝坻贡献。特别是今年以来,签订《宝廊跨省流域上下游突发水污染事件联防联控合作协议》,地表水考核断面达标率100%,PM2.5平均浓度为46微克/立方米,“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创建工作扎实开展。下步,我们将继续坚持生态优先,深入实施“护蓝、清水、净土”行动,推进潮白河国家湿地公园南岸、青龙湾森林公园、潮新污水处理厂等一批生态工程建设,着力巩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创建成果。

  四是聚焦“功能圈”,以更加浓厚强烈的情怀加快推进公共服务共建共享。近年来,我们始终坚持把增进民生福祉作为协同发展的出发点与落脚点,用心用情答好协同发展“民生答卷”,医保在全市率先实现京津冀异地门诊联网直接结算,深化政务审批“跨省通办”,68项事项纳入统一接件受理平台等等,使三地群众共享一体化发展便利。特别是今年以来,公共服务多点开花,举办首届天津•宝坻人才发展大会暨人才助推“十项工程”论坛,宝坻区中医院与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签订合作协议,通过深化政务服务“跨省通办”服务京冀两地企业群众3000余人次,举办潮白河音乐节、京津冀徒步大会、国潮文化嘉年华等活动,吸引京冀游客近百万人次,等等。今后,我们要进一步深化教育、医疗卫生、康养运动休闲旅游等领域协同发展,在发展中持续增进民生福祉。重点依托共建“京东黄金走廊”,抓好三个方面:一是强化文旅协同,进一步迎合京津冀旅游市场需求,做优做强“印象潮白”品牌,并深化京津冀三地在项目开发、线路组织、宣传推介等方面合作,推动京津冀旅游互为资源、互为市场。二是加强教育合作,重点发挥“密宝唐”职教联盟作用,推动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校企深度合作、职业教育联动发展。三是深化医疗协作,积极引进优质医疗资源,持续在群众就医的方便性上下功夫,让群众享受更优更便捷医疗资源。

  李娟:

  谢谢郭康伟先生。下面,请记者朋友提问。提问前,请通报一下所代表的新闻机构。

  人民日报:

  宝坻在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走深走实中做了哪些工作?接下来还会有哪些举措?

  宝坻区发展改革委党组书记李宗岩:

  一直以来,宝坻区牢牢把握天津市“一基地三区”的功能定位,高质量打造重点产业承接平台,有序做好京津冀协同发展工作,带动宝坻产业转型升级,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是持续加强组织推动,统筹谋划更加有力。建立健全组织体系,京津冀协同发展领导小组把做好京津冀协同发展工作作为重大责任,从协同对接、三级联动、产业招商、项目保障、跟踪服务、考核问责等方面,建立工作机制,落实落细各项任务;在日常工作中,先后多次召开会议研究京津冀协同发展工作中的重点难点问题,针对工作目标,明确部门和街镇(园区)责任,实行挂图作战,形成工作合力。

  二是精准开展服务承接,产业发展动力更加强劲。一方面,围绕宝坻产业基础和发展方向,按年度排定重点承接任务清单,精准、错位做好京津冀协同发展工作,出台“中关村人才十条”、服务保障指引等系列政策措施,强化一对一、定制化服务,竭尽所能服务“京凤凰”落户。另一方面,通过系列招商活动,广泛宣传自身在区位交通、生态环境、产业发展等方面优势,不断加强与在京高校、医院、企业总部、金融机构、科研院所等优质资源的对接合作,吸引一批优质企业、重大项目和创新资源顺利落户,在做好京津冀协同发展工作的同时,也为我区产业优化升级注入了强劲动力。十四五以来,我们引进了莱伯泰科、海力特等北京方向实体项目80个,计划总投资336亿元。

  三是持续提升区域环境,综合承载能力明显增强。我们按照适度超前的发展原则,进一步明确了“一核两翼”城市发展格局,为承接项目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一核”即宝坻新城,立足“提质扩容”,完成了全市最大规模棚户区改造任务,为宝坻新城提质扩容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引进建设了万科商业广场、吾悦广场、乐雅广场等一批大型商业综合体,为企业发展提供高品质城市配套服务支撑。“两翼”即京津中关村科技城和京津新城。当前,京津中关村科技城已步入发展快车道,完成了一期4.19平方公里基础设施开发建设,落地建设了南开中学京津中关村科技城学校,在生活配套等方面也一应俱全,实现了产城融合式发展。京津新城立足“盘活搞旺”,城市功能正在加快完善,对高端产业、高端人群的吸引力不断增强。

  接下来,我们将继续抓牢京津冀协同发展走深走实和“高铁时代”的历史性机遇,提高“跑部、进京、赴市”的力度和频次,突出比较优势,有针对性地开展集群化、专业化、目录式招商,更加精准、错位、有序地做好承接工作。

  中国日报:

  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重大国家战略。我想请问宝坻在高效服务三地企业群众等方面,都积累了哪些成功经验?下一步还会有哪些探索呢?

  宝坻区政务服务办党组书记、主任刘宝琦:

  在京津冀协同发展工作实践中,为拿到政务服务“评卷人”企业群众手中的“得分点”,我们紧盯企业落地投产等方面,持续发挥“亲清茶事”平台优势,全力答好“跨省通办”必答题、审批改革创新题、优化服务加分题,努力交出企业群众“满意卷”。

  一是做足“加法”拓展范围,“跨省通办”再上新高度。我们开设了“京津冀协同发展服务专区”,创新推行“跨省通办+异地代办+招商引资+人才引进”四维服务模式,先后与北京通州、河北唐山等9地签订了政务服务“跨省通办”协议,今年京津冀“跨省通办”事项又“扩容”52项,“牵手”北京城市副中心、河北廊坊北三县等地搭建了统一接件受理平台,91个事项实现“区域通办”,服务京冀两地企业群众3000余人次,让三地企业能不拘一隅天地宽。

  二是做实“减法”压缩时限,审批改革再创新突破。当前我们正按照敏尔书记对宝坻提出的“要集中力量建设好、发展好科技城”明确要求,举全力、谋全局,助力京津中关村科技城高质量发展。一方面是创新“竣工即投产”审批模式,仅用3个工作日就为中冶迈克办理了单位工程联合验收意见书,企业提前近2个月投产运营,这也是全市首个运用“竣工即投产”审批模式的案例;还有,前不久我们仅用四个月就协助凯森汇川科技实现“拿地即开工”,项目审批速度也是再破记录。另一方面是在科技城设立政务服务分中心并推行“首席审批官”制度,受、审、批、办四合一“全集成”;首批推出“审批事不出园”事项20项,减少企业跑动次数百余次。

  三是做亮“乘法”迭代升级,“掌上”服务开启新征程。一方面是事项“掌上办”,上半年,“津心办”宝坻区旗舰店已正式上线,32个部门603项事项实现了“掌上办”、“远程办”、“随时办”。另一方面是政策“掌上得”,采取“宝坻营商视听”、一图读懂、VR实景体验等形式,打造政策服务“掌上”查用场景,实现“政策红包”直达快享。

  接下来,我们将继续推动京津冀三地向“一家人”“一家事”转变,持续扩展与北京、河北等地合作,探索“同事同标”“资质互认”等惠企便民举措,推动更多事项“跨省通办、一次办成”,让政务服务这张考卷不“失分”、多“加分”、得“高分”,交出京津冀协同发展亮眼成绩单。

  天津日报:

  京津中关村科技城最新的开发建设情况如何?下一步有什么样的发展目标?

  京津中关村科技城管委会党工委副书记杜庆:

  京津中关村科技城自2017年开始建设以来,得到了京津两市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充分肯定,在市、区两级政府和中关村发展集团的大力协调及支持下,取得多项显著成果。目前,科技城已成功纳入滨海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扩容区和天津市服务扩大开放示范区,在京津冀三省市相关部门共同发布的《京津冀产业合作重点平台目录》中,科技城作为协同创新平台被纳入平台目录,并入选中国科协“科创中国•创新创业孵化类创新基地”。市区两级多次出台专项政策支持科技城发展建设,并获得中央预算资金9370万元支持。

  一是产业招商逐步聚集。截至目前,共引入注册主体1201家,实体签约项目118家,其中购地企业39家,载体招商企业79家。39个产业用地型项目中已完成土地摘牌企业共36个项目,实现33个项目开工,16家企业投产。初步形成新能源智能网联车产业链,围绕北京奔驰、小米等10家整车厂,目前已签约落地的汽车配套企业包括德国波森、前景汽车等项目,涵盖了汽车整车控制系统、车身部件、汽车自动喷涂设备等多个领域。半导体配套产业链初具雏形,围绕中环、晶澳等半导体龙头企业,已签约落地创昱达、乾景电子等多个产业链配套企业项目,涵盖了半导体关键材料、清洗设备、脱胶插片设备等多个半导体配套产业领域。300亿元管理规模的国寿铁工(天津)股权投资基金和25亿元管理规模的天津市乡村振兴基金已落户科技城,助力产业组织能力提升。同时,产业载体日益丰富。已建成的科技城协同发展中心签约入驻率达85%;北京大兴中关村医疗器械园投资运营的中关村高端医疗产业园项目建成并竣工验收,并引入20余家生物医药与医疗器械相关企业。目前规划开发13宗产业载体项目,占地面积约900亩,已有5个地块在开工建设,并已启动招商工作,已成功引进一家定制化汽车零配件外资企业。

  二是营商环境大幅提升。“一中心、多平台”的产业服务软环境已搭建完成。依托政务服务中心,助力波森尾气项目和中冶迈克项目成为首批“拿地即开工”、“竣工即投产”项目的典型案例。依托人力资源服务中心,帮助企业解决500位高端人才引进,与华北电力大学、河北工业大学等10家院校建立常态化合作与联系;依托金融服务平台,与30余家金融机构签署合作协议,为企业提供超8亿元以上融资支持;依托市级科技企业孵化器,成功搭建科技成果转化综合服务平台、市级小型微型创业创新基地、区级众创空间,提供全周期、全链条孵化服务。

  三是城市配套逐步完善。20余公里市政道路全部实现通车运行,打造了优美的城市街区公园和城市景观河道,已启动近30公里二期市政道路建设;首个高品质人才社区实现交付、南开中学科技城校区实现开工建设;商业、休闲娱乐、文体等配套设施逐步完善。

  下一步,我们将持续深化与中关村的合作,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积极推动将科技城打造成为“全国一流创新生态试验田、京津冀区域产业协作引领区、中关村创新成果转化聚集地、京东科创人才宜居宜业品质城”;围绕京津冀协同发展打造产业集群,完善产业链条,打造北京重大项目产业配套基地;加快推进重点产业载体、城市配套建设,扩展产业承载空间;加速提升营商环境和服务能力,构建类中关村产业生态体系。

  李娟:

  由于时间关系,提问环节就到这里。感谢4位发布人,谢谢媒体朋友们。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