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举行“深入落实重大国家战略 奋力谱写京津冀协同发展新篇章”新闻发布会

来源:天津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2-10-27 17:00

 10月27日,天津市政府新闻办举行“深入落实重大国家战略 奋力谱写京津冀协同发展新篇章”新闻发布会,邀请宝坻区委副书记、区长郭康伟,宝坻区发改委党组书记、主任李文山,宝坻区交通局党委书记、局长刘玉祥,宝坻区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局长兰志岚,京津中关村科技城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王浩,为大家介绍宝坻区“深入落实重大国家战略 奋力谱写京津冀协同发展新篇章”的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朋友所关心的问题。

  主持人吴浩铭:

  媒体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欢迎出席市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今天我们邀请到宝坻区委副书记、区长郭康伟先生,宝坻区发改委党组书记、主任李文山先生,宝坻区交通局党委书记、局长刘玉祥先生,宝坻区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局长兰志岚,京津中关村科技城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王浩先生,为大家介绍宝坻区“深入落实重大国家战略 奋力谱写京津冀协同发展新篇章”的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朋友所关心的问题。

  首先,请郭康伟先生作主题发布。

  宝坻区委副书记、区长郭康伟:

  各位新闻媒体的朋友们,大家好!首先,欢迎大家参加宝坻的新闻发布会。借此机会,也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宝坻工作的各位新闻媒体的朋友表示衷心感谢!

  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国家战略。协同发展战略实施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宝坻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京津冀协同发展工作的系列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充分发挥自身在区位、交通、人文以及载体空间上的比较优势,广泛开展各领域对接合作,切实担好宝坻之责、尽好宝坻之为,浓墨重彩地写好协同发展宝坻篇章。

  围绕京津冀协同发展大局,宝坻一步一个脚印地融入其中、服务其中,同时也受益其中。一路走来,我想可以用三句话概括宝坻走过的历程。

  一、抢抓历史机遇,主动谋划融入协同发展。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重大战略,对宝坻来说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历史性机遇。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纲要》中唯一点名的直辖市市辖区,作为京津发展轴、京唐秦发展轴“双轴”重要节点,宝坻在区域的战略地位极大提升。为抓住用好这一重大机遇,宝坻对标对表党中央决策和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坚持主动谋划融入,全方位纳入协同发展版图。主动,就是主动融入协同发展大趋势、大要求,第一时间成立由区委书记、区长担任双指挥的协同发展工作领导小组,主动出击,加强顶层设计,高效与北京、河北等各有关方面对接,增强工作的协调性和互补性。谋划和融入,就是将宝坻放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大格局中进行审视,找准自身的比较优势和短板弱项,并认真研究北京、河北及其相关地区的发展定位和方向,并在经济社会发展、城市空间等规划层面和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布局等具体方面,注重协同发展、分工错位进行总体设计,在此基础上,我们明确从基础设施互连互通、产业创新协同协作、生态环境联防联治、公共服务共建共享等重点领域率先突破,并制定总体实施方案。同时,主动对接北京市通州区、河北省唐山市,联合打造“京东黄金走廊”,重点从规划对接、产业发展、科技创新、生态保护、文化旅游、人才交流、营商环境等7个方面深化交流合作,促进区域产业协同、创新资源共享。

  二、持续深耕细作,协同发展取得积极进展。通过精心耕耘,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宝坻经济社会各方面发生了深刻变化,经济综合实力稳步提升,其中来自北京、河北方向的项目支撑作用逐年加大。今年以来,我们在招商引资工作中,引进北京方向实体项目的投资额约占全区投资额的40%。下面,我再介绍一下重点领域工作情况:

  一是加快构建“轨道上的京津冀”,积极推动交通网络“连起来”。一方面,打通“大动脉”,全力支持服务京唐、京滨高铁建设和津承高铁规划建设,保障高铁如期建成运营。目前,城际铁路宝坻枢纽站、宝坻南站站房、枢纽站南北广场及市政道路等高铁配套工程整体建设基本完成,并确保与高铁通车同步启用,宝坻在融入“轨道上的京津冀”方面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另一方面,畅通“微循环”,完善区域交通路网,推动高铁站与高速公路国省干线、重点区域无缝对接,打造立体化交通体系,构建大交通格局。在已新建、改建九园公路等4条国省级干线公路,新增区级公路600余公里的基础上,今年我们正在抓紧实施宝武公路改建、九园公路京哈高速跨线桥等工程,加快推进钰华街、西环路两座跨潮白河大桥以及高铁枢纽站与京津中关村科技城直达通道的规划建设。

  二是主动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积极推动产业对接协作“串起来”。一方面,对接北京市对外疏解清单,聚焦融合互补度高的产业领域,排定重点承接任务清单,强化一对一、定制化服务,尽己所能服务“京凤凰”落户。另一方面,面向长三角、珠三角、大湾区和“一带一路”沿线等更广阔区域,对有意在京津冀区域发展的企业,精准对接服务,吸引企业来宝坻发展。通过紧密对接协作,截至目前,已累计落地北京方向实体项目150余个,引进了中交、华润等一批央企三级公司,今年以来,又有康佳集团华北区域总部、中化学交通建设集团三级企业总部等一批项目落户宝坻。特别是京津中关村科技城这个承接载体步入了发展快车道,成为京津两市重要合作平台,获评市级孵化器、市级创业孵化基地,并被纳入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政策范围。目前,已完成一期4.19平方公里基础设施开发建设,建成了协同发展中心,正在启动二期开发。截至目前,按照“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与新材料、人工智能与智能制造、生物医药与医疗器械”的产业定位,科技城累计注册企业900余家,并呈现出逐年递增态势,同时引入项目的质量也越来越好,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占比近80%。同时,高铁枢纽站站前区正加快落子布局,这个平台是我们以高铁枢纽站为核心,按照“站商一体、站城融合”理念打造的特色承接载体,重点布局区域总部、科技金融、科创孵化、商贸商务等业态,大力发展智能产业。目前,华润工业4.0智能创新中心项目已开业运营,津侨国际小镇项目进展顺利。此外,我们还正在借助高铁的拉动作用,全面做好“文旅+商贸”文章,启动实施了潮白河湿地公园二期、特色旅游村提升等一批文旅融合项目,推进了乐雅文商旅4.0广场、吾悦广场等大型商业综合体建设,加快打造潮白河商旅聚集载体、塑造“印象潮白”品牌。

  三是加强生态环境治理修复,积极推动生态环境“好起来”。京津冀区域各地区大气相通,水系相连,我们始终坚持把生态保护作为协同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来抓,强化联合执法、协同治理以及联合应急演练,凝聚区域协同作战强大合力,取得了积极进展。截至2021年底,全区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和PM2.5平均浓度较2016年分别下降32.8%、35.4%;区域消除建成区黑臭水体,地表水考核断面全部达到Ⅳ类及以上。全力推进国家储备林、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等生态屏障建设,林木绿化率达到35.6%。2021年我区获评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今年,我们正在大力实施“护蓝、清水、净土”行动,高标准落实“双碳”任务,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着力筑牢生态屏障,扩大协同发展的生态空间。

  四是用心用情答好协同发展“民生答卷”,积极推动群众获得感“多起来”。提高医疗保障便利化水平,医保在全市率先实现京津冀异地门诊联网直接结算,老百姓异地看病报销更加方便。深化政务审批“跨省通办”,68项事项纳入统一接件受理平台,三地群众享受到了更多一体化发展便利。同时,我们加强与北京市密云区、河北省唐山市等地区对接,成立了“密宝唐”职教联盟,搭建职业教育资源共享平台,更好满足京津冀地区多样化人才需求,创造更多就业机会。

  三、奋进新征程,谱写协同发展新篇章。刚刚胜利闭幕的党的二十大,发出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最强音,开启了强国复兴的新征程,为我们吹响了奋进的号角。当前,宝坻全区上下正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刻领悟精髓要义,以更强自觉笃行不怠,踔厉奋发,勇毅前行,推动二十大精神在宝坻落地落实。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对我们推进协同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我们将对标对表,认真抓好贯彻落实,奋力谱写协同发展新篇章。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强化交通协同。借京唐、京滨两条高铁通车运营之势,持续推动宝坻站、宝坻南站与高速公路、国省干线无缝对接,着力打造集高铁、公交、长途客车等于一体的现代化综合交通枢纽。加快乐雅文商旅4.0广场、津侨国际小镇、华润工业4.0智能创新中心等项目建设,高起点推动高铁经济发展。

  二是强化产业协同。以建设5G智慧园区、加快布局新基建等为重点,继续完善京津中关村科技城、高铁枢纽站站前区载体功能,精准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用好“小分队突击+大兵团作战”招商模式,不断壮大高端装备、新能源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等产业,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

  三是强化生态协同。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进一步加大生态文明建设力度,强化与周边地区合作,完善区域协同治理机制,推进生态环境共建共治。深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加快天津市能源电力“双碳”先行示范区创建,打造天津生态涵养功能区。

  四是强化公共服务协同。依托自身资源禀赋,特别是依托“京东黄金走廊”建设,不断深化与周边地区对接,提升人才、医疗、教育等领域合作水平,不断提高京津冀异地就医门诊直接结算便利度,加快建设南开中学中关村科技城学校等项目,创新推出“人才卡”等政策措施,让协同发展成果更广泛惠及三地人民。

  吴浩铭:

  谢谢郭康伟先生。下面,请记者朋友提问。提问前,请通报一下所代表的新闻机构。

  中青报:

  承接非首都功能疏解是推动协同发展的“牛鼻子”,请问宝坻在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上做了哪几方面工作,取得了哪些成效?接下来宝坻还会有哪些落实举措?

  宝坻区发改委党组书记、主任李文山:

  近年来,我们坚持以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为“牛鼻子”和重要抓手,打造京津中关村科技城等重点产业承接平台,服务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取得显著成效。

  一、以服务北京非首都功能为出发点,强化产业承接力度。持续深化与北京方面交流合作,着力引进区域性、功能性总部和优质企业,加快打造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重要承载地。近年来,我们对照目标央企疏解清单,综合考虑宝坻基础条件和优势,积极走访联系邮储银行、国投电力、华润集团、华电集团等大型央企,并引进中关村医疗器械园、林德英利、中科拜克生物制药等北京方向产业项目150多个,计划总投资近500多亿元。其中,今年就完成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项目协议投资额62.3亿元,可以说在产业承接方面取得累累硕果。

  二、以促进我区产业转型升级为落脚点,不断完善产业链。依托京津中关村科技城、宝坻经济开发区等重点承接载体,笃定“制造业立区”不动摇,深入实施“链长制”,着力串链、补链、强链,推动产业转型发展。目前,我们形成了以安泰天龙钨钼、瑞源电缆、首瑞电气等为龙头的智能装备产业链,以国安盟固利、荣盛盟固利等为龙头的动力电池产业链,以林德英利、联恒工业等为龙头的汽车配件产业链,其中我们的九园新一代动力电池产业主题园区今年成功获评国家火炬特色产业基地。

  三、以提高全周期政务服务水平为着力点,优化营商环境。实施“一制三化”改革,全面推行“宝坻区优化营商环境十二条措施”等政策,创新政务服务监督模式,把服务措施落到企业的心坎上。发挥政策、平台优势,服务落地项目升级,在开发建设“快车道”上再提速,尤其是疫情期间承诺制、容缺后补的审批方式,进一步刷新了项目落地开工的“宝坻速度”。今年以来,翰林航宇、鑫源九鼎、中冶迈克等14个北京方向产业项目新开工建设,为企业抢占商机赢得时间。

  下一步,我们将在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工作中持续发力。一是有效、错位承接北京外疏企业。继续深化与央企、京企、科研院所等的联系对接,实施网格化招商,地毯式覆盖,服务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的同时助力我区高质量发展。二是服务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充分放大现有基础和优势,抢抓高铁机遇,整合宝坻商贸、人文、生态、旅游等特色资源,加快打造区域消费枢纽,为迎接北京方向特色化消费需求做好准备。三是做强非首都功能疏解平台。大力建设京津中关村科技城、京津新城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和高铁站前区三个重点承接平台,完善配套服务设施,补齐短板弱项,确保“京凤凰”引得来、留得住。四是持续优化对企服务。针对重点企业强化跟踪对接,依托“跨省通办”,简化材料办理流程,让企业落地更省心、项目建设更快捷。从更多领域深化与北京的交流合作,带动区域发展活力,在一体化发展中服务大局,书写宝坻新篇章。

  中国日报:

  协同发展,交通先行。请问宝坻区在打造“轨道上的京津冀”上做了哪些工作?取得了哪些成效?

  宝坻区交通局党委书记、局长刘玉祥:

  近年来,我们以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国家战略为契机,持续优化内外交通布局,构建“内畅外联”综合立体交通网,让宝坻“区位+交通”优势聚合凸显,城市空间和承接力有效提升,重点抓好两方面工作。

  一、服务京津冀发展,建设“外联”交通

  京唐、京滨高铁的建设及津承、京沪二线的规划让宝坻成为京唐秦发展轴上的重要节点。为确保京唐、京滨高铁早日通车,成立了高铁建设领导小组,全力协助京唐、京滨高铁建设。完成了征地拆迁、前期手续办理、高铁沿线安全环境整治等一系列工作,做出了巨大努力和贡献,为高铁建设通车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协助服务高铁建设的同时,主动靠前管理,成立高铁站区办筹备组,高标准高质量抓好高铁站前区环境综合整治提升、公交配套、管理服务等准备筹备工作,做到“三个保障”。

  一是做好公交服务保障。为满足宝坻站、宝坻南站集散接泊需求,新规划设置3条公交线路,同时对有关公交线路进行优化调整。加快与网约车企业的沟通对接,提升网约车水平,满足广大群众的多样化出行需求。

  二是做好执法监管保障。有关部门和镇街建立了沟通协调机制,确保宝坻站、宝坻南站站前区管理范围内的行政执法工作有效衔接。为切实规范执法行为,制定了管理人员行为规范等制度,组织开展行政执法人员理论培训和现场培训,切实提高了执法人员素质。组织开展定期巡查,及时教育劝导违法行为,切实维护好高铁开通前站区周边秩序。

  三是做好环境安全保障。开展高铁站前区环境卫生、绿化养护、设施维护等环境整治工作,多措并举,不断提升站前区环境治理水平和服务品质,努力为来往旅客营造安全、干净、整洁、靓丽的出行环境。

  目前宝坻站和宝坻南站建设基本完成,具备交付条件,部分配套工程建设扫尾和交接工作也正在抓紧推动。

  实施一批普通公路改扩建项目,完善“外联”路网,有效缩短宝坻与京津冀各地的时空距离,拉开宝坻发展骨架。实施通宁公路新建工程,畅通高铁站与周边路网的联通;实施“高铁站—京津中关村科技城”快速联通项目,联通宝坻站与京津中关村科技城,打造更高效、更便捷、更安全的便民公交通道;实施九园公路改建工程,更好的服务唐山地区与天津地区的交通运输;实施宝武公路改建工程,贯穿宝坻区西部地区,极大缓解城区交通压力;实施九园公路京哈跨线桥改建工程,畅通天津北部交通梗阻。

  二、聚焦示范县创建,建设“内畅”交通

  以“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创建为抓手,实施农村路网升级改造,构建“内畅”交通路网。制定了《宝坻区创建“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实施方案》,建养管运一体化推进,以路况提升为基点,精品线路打造为亮点,推进农村路网提质、“四好农村路”示范镇打造、美丽乡村示范路创建等一系列工作,持续优化农村路网升级,带动区域经济加速发展。年内实施区县级公路大中修工程18.3公里,区县级桥梁维修1座,乡村公路新改建3.347公里,新建桥梁1座。在6月份已经完成了“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资料上传和申报工作,即将迎来现场的全国复核工作。

  下一步,将继续稳步推进高铁站前区各项筹备工作,确保高铁顺利开通;加快推动重点工程建设,确保九园、宝武公路等各项工程如期完工;不断完善农村公路网建设,推动农路公路网持续优化升级,确保“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创则必成”。

  天津广播:

  生态环境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率先突破的领域之一,请问近年来宝坻区在京津冀生态环境治理方面都做了哪些工作?取得了哪些成效?

  宝坻区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局长兰志岚:

  生态环境局:近年来,我们按照市委、市政府安排部署,在区委、区政府坚强领导下,与周边京冀地区开展了务实合作,也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今年1-9月,全区PM2.5平均浓度37微克/立方米,在去年基础上同比继续改善7.5%,达到历史同期最好水平;水环境质量稳定提升,地表水考核断面达标率100%,地表水环境质量在全市综合排名第一。在工作中我们重点抓了三个协同:

  一是在机制完善上协同发力。我们在现有京津冀协同发展有关协议的基础上,在市生态环境局的统筹安排下,积极与周边市、区、县对接研讨,召开协同共商工作会议,结合各地产业结构特点和污染结构特征,提升生态保护协同深度和广度。近年来,相继签订了《宝坻区、玉田县、香河县、三河市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协同机制框架协议》《通州区、宝坻区、唐山市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协同机制框架协议》等,强化信息通报、数据共享、联防联控、应急处置等方面合作,协同事项进一步细化,合作领域不断拓展。

  二是在“水陆空”领域上协同作战。水生态方面,重点针对潮白新河、蓟运河等跨界河流加强水环境协同治理,完善水环境自动监测网,开展联合监测与会商,共同分析水环境质量波动原因,制定并落实应对措施,推动上下游一盘棋、左右岸同治理。目前,潮白河、蓟运河水质全面消劣,地表水考核断面全部达到Ⅳ类及以上;大气生态方面,建立了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工作机制,推行大气污染防治协作跨界监测、异地互查,在重污染天气期间进行联合预警、联合响应、联合应对,共守一片蓝天,推动大气质量持续改善。2021全年空气质量达标天数比率同比增加4.8%,PM2.5平均浓度同比下降17.6%;危险废物管理方面,开展危险废物跨区域协同处置合作,对违法线索开展联合调查,严厉打击跨区域危险废物环境违法犯罪,建立危险废物产生、收集、转移、处置全过程监管,进一步筑牢安全链条。

  三是在联合执法上协同开展。与周边地区生态环境部门定期开展联合执法行动,互派执法人员,共同排查、处置跨区域环境污染问题。今年以来,与周边地区生态环境部门联合行动,累计出动执法人员4153人次,检查企业1046家次,发现问题343个,立案76家次,处罚金额96万,均已依法依规整改完毕,形成了联合执法的震慑力和齐抓共管的工作合力,有力保障区域生态环境质量不断提升。

  今后,我们将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导,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指示要求,坚持发展共融,深入对接非首都功能疏解,主动服务“美丽天津”建设;坚持污染共治,加强污染物协同管控;坚持生态共建,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创建工作为契机,协同开展生态保护与建设,构建区域绿色发展新格局。

  央广网:

  刚才郭区长在发布时提到承接非首都功能疏解的一个重要载体—京津中关村科技城,想问一下科技城最新的开发建设情况如何?做了哪些工作?

  京津中关村科技城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王浩:

  京津中关村科技城:近年来,乘着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东风,科技城快速崛起,一期4.19平方公里基础设施全面建成,有900多家企业入驻,综合承载能力、聚集吸引能力、自我发展能力不断增强。今年,科技城还被纳入国家级高新区、天津市服务业扩大开放示范区,入选首批“科创中国”创新基地,并亮相“奋进新时代”成就展北京展区。总的来说,近年来科技城围绕“四个聚焦”,推动“四高”,重点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聚焦“京凤凰”,推动产业组织迈向“高质量”。科技城重点发展“4+1”产业体系,探索“研发孵化在北京、生产制造在宝坻”的中关村宝坻模式,瞄准“京凤凰”开展精准招商,做深做实错位协作发展文章。目前,科技城已初步实现产业协作的精准定位、错位承接。比如在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光环新网落地科技城,缓解了北京的能源结构压力;在新能源与新材料领域,以博宇半导体、合众汇能为代表的细分行业领军企业落户科技城,为京东方等北京龙头企业提供上游配件产品支撑;在高端装备制造领域,瑞科恒业、波森商用车、联恒工业等企业落地,为北京的整车装配提供零部件支撑。

  二、聚焦“人城产”,推动城市建设迈向“高品质”。科技城坚持“人城产”逻辑,全力推动“产、城、人、景、文”五位一体建设,致力打造成为让企业家和创新创业人才愿意待的地方。先后建成科景轩人才公寓,服务产业人口在宝安家落户;建设3座街区公园和3公里的城市滨水公园,打造城市级—片区级—邻里级三级公园体系;引入国家级重点中学—南开中学;与中粮、万达等商业运营商进行商务谈判,不断提升商业配套环境。

  三、聚焦“硬创新”,推动创新生态迈向“高水平”。科技城本身就是创新的产物,特别是在制度创新、政策试点等方面,市委市政府给予了大力支持,土地审批权下放、资质互认、人才落户等一系列政策在科技城先行先试,使得科技城成为创新政策的重要策源地。在狠抓政策落地落实的同时,我们依托中关村医疗器械园等创新载体,以及北京计量院、天津计量院联合打造国家级检验检测平台,打造北京研发、天津转化落地的大院大所产业化承接平台,让中关村的创新元素在宝坻生根发芽。

  四、聚焦“软环境”,推动营商环境迈向“高效率”。科技城致力于打造“类中关村”创新生态系统,搭建“一站式”产业服务体系,重点打造“一中心、三平台”,建立“多对一”的服务模式,量身定制专属落地方案,帮助波森商务车、中冶迈克等多个项目实现拿地即开工,不仅刷新了落地开工的“宝坻速度”,更吸引了各大媒体和全国各地投资创业群体的高度关注。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今后,我们将深入贯彻落实二十大精神,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加快将科技城打造成为中关村全球要素汇集高地、京津冀协同发展重要平台、京东高质量产城融合示范新区,真正成为“中关村-新地址”。

  吴浩铭:

  由于时间关系,提问环节就到这里。感谢5位发布人,谢谢媒体朋友们。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