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宝坻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政策解读

来源:市规划资源局宝坻分局 发布时间:2025-04-23 14:30
政策原文: 天津市宝坻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天津市宝坻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通知

《天津市宝坻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经天津市人民政府批复,宝坻区人民政府予以印发,现将相关内容解读如下:

一、 规划背景

《规划》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天津工作一系列重要指示要求和视察天津重要讲话精神等内容,落实天津市委、市政府和区委、区政府工作要求,深入贯彻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国家战略,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新型城镇化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是对《天津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深化和落实;是至2035年宝坻区全域国土空间保护、开发、利用、修复和指导各类建设的纲领性文件;是宝坻区空间发展的指南。

二、 规划编制过程

按照国家、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规划坚持“党委领导、政府组织、部门协同、专家领衔、公众参与”的工作方式,提高规划的民主化、科学化水平。规划编制期间多次召开部署会、推进会、座谈会,并多次征求区级相关部门、各镇(街)、园区等相关单位意见;邀请国内知名专家把关诊脉;多渠道开展广泛的公众参与和社会调查,使规划成为广纳民意、集中民智、凝聚民心的过程,推进形成共谋、共用、共享的规划实施机制,按照意见对成果进行了多次修改、完善。《规划》按要求履行了法定报批程序,规划草案面向社会进行了公示。规划成果通过了区人大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审议。2025年2月《规划》经天津市人民政府批复。

三、 主要内容

规划共分十六章。

第一章总则。对《规划》的规划目的、指导思想、规划依据、规划范围、规划期限、规划效力进行了阐述。

第二章基础评价与风险评估。对宝坻区的基本情况、自然地理格局、自然资源本底、国土资源现状、面临问题等进行了分析。

第三章目标定位与空间战略。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乡村振兴战略要求,明确“京唐秦发展轴上的重要节点、京津创新资源要素汇集高地、京津冀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生态与文化共兴的宜居之城”的城市核心功能定位以及“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时代先锋、汇聚智慧与活力的科创宝地、具北国江南韵味的魅力典范”的发展愿景,提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战略。

第四章构建三生共融,蓝绿交织的国土空间格局。《规划》坚持底线约束,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为基础,优化农业、生态、城镇空间布局,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和节约集约用地制度,划定“三区三线”。按照“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要求,强化区域协同联动,构建“一核两翼、双心联动、一带连城、多点支撑”的国土空间总体格局。细化主体功能定位,优化国土用地结构,划定全域规划分区。

第五章建设绿色生态、村美民丰的农业农村空间。《规划》立足资源禀赋,坚持发展特色农业,以产业支撑带动乡村振兴,构筑“一廊、两心、三区”的农业生产格局。严格保护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加强乡村振兴空间保障,促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

第六章维育北国江南、水丰林美的生态空间。《规划》落实各类自然保护地保护要求,形成“一带一廊、三区六链”的宝坻区国土空间生态保护格局。建立以自然保护区为基础、各类自然公园为补充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统筹水资源、湿地资源、林地资源、矿产资源保护与利用。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全要素统筹推进生态保护修复。

第七章构筑城团相容、产城服融合的城镇空间。《规划》构建“1城、1组团、18个镇”的三级城镇体系,明确各镇职能分工。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培育高端特色产业,构建错位发展、功能联动的产业空间布局。完善城乡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构建覆盖城乡的“市级-区级-镇(街)级-社区(村)级”四级公共服务设施体系。

第八章塑造魅力品质、绿色宜居的宝坻城区。《规划》明确宝坻城区功能布局与用地结构,构建公共服务设施体系,完善综合交通、市政基础设施,提升住房供给水平,有序推进城市更新。

第九章建设城园共荣、宜居宜业的京津新城组团。《规划》明确京津新城特色功能组团功能布局与用地结构,构建公共服务设施体系,完善综合交通。

第十章塑造文化承扬、厚值千年的人文魅力城市。《规划》建立宝坻区遗产保护空间体系与格局,明确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要求,加强重点地区的城市设计管控,划定城市风貌分区,明确城市天际线管控要求,提升城市形象与城市活力。

第十一章建设外联内通、绿色高效的综合交通体系。规划提出以区域中等城市理念,支撑宝坻区未来发展,全方位多方式提升宝坻区综合交通枢纽地位,构建对外放射、多向联通、方式综合、空间统筹的区域综合交通枢纽城市。

第十二章建设安全韧性、智慧高效的城市保障体系。《规划》构建宝坻区城市安全格局,明确抗震、治涝、人防设防标准,强化灾险抗御能力和城市应急能力,提升综合防范应对能力。统筹供水、污水、排水、能源、信息基础设施、环卫设施、大型市政廊道布局,明确各类基础设施管控要求,打造智能高效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

第十三章转变资源利用方式、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发展。《规划》提出转变资源利用方式,严格控制建设用地总量,提高土地开发利用效率。推动存量利用、有机更新,盘活存量建设用地,加快推进低效用地、违法用地处置。积极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增强发展潜力,优化发展空间,推动城市业态、功能品质不断提升。

第十四章助力京津冀协同发展走深走实。《规划》提出要发挥宝坻区“京唐秦发展轴上的重要节点”的作用,积极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同时在机制协同、产业协同、科技创新协同、公共服务协同、交通协同、生态协同等方面重点推进工作,从全局谋划一域、以一域服务全局,助力区域发展。

第十五章镇(街)指引与近期行动。《规划》对各镇(街)职能定位进行指引,明确产业振兴、民生攻坚、设施提升、绿色家园、现代农业等近期行动计划。

第十六章规划实施保障。《规划》提出全面加强党对国土空间规划的领导,确保规划有效传导,完善国土空间规划管理监督体系,建立规划体检和定期评估机制,发挥规划对重大项目及基础设施的空间保障作用。

四、 规划特点

《规划》在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推动生态环境改善,提高公共服务水平,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等方面,结合新时代国土空间保护开发利用的要求对宝坻区进行了整体谋划,围绕“枢纽之区、科创之区、生态之区、幸福之区”的发展目标,科学谋划宝坻区国土空间总体格局,建立健全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制度,严格保护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统筹协调各相关专项领域的空间需求,创建高质量发展、高水平改革开放、高效能治理、高品质生活的宝坻样板,为天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大都市、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天津篇章贡献宝坻力量。

《规划》是宝坻区全域国土空间保护、开发、利用、修复和指导各类建设的纲领性文件;是宝坻区空间发展的指南;是下层次空间规划的编制依据;是相关专项规划的基础,对编制宝坻区其他涉及国土空间和自然资源保护利用的各类规划具有指导和约束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