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市十八届人大三次会议第0407号建议的办理答复

来源:区政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5-03-10 10:56

张建芳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进一步提升天津小站稻品牌影响力的建议,经研究答复如下:

    宝坻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天津重要讲话精神,践行“四个善作善成”总体要求,以推动小站稻产业振兴作为我区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力。深入贯彻落实市级部署要求,推动小站稻产业又好又快发展。

    一、小站稻总体产能稳步提升

    宝坻区坚持小站稻产业稳面增产发展思路,在满足生产用水的前提下推动小站稻特色种植。发挥南部大洼地区小站稻传统优势种植区规模化生产强项,持续提高小站稻种植水平,保持小站稻种植面积在45万亩左右。在稳面积的基础上,以提产量作为小站稻产业升级的重要抓手,实施了水稻规模种植主体单产提升行动,有效带动了全区水稻均衡增产。

    二、小站稻产业链条逐步完善

    宝坻区持续健全完善小站稻产业体系,延长小站稻加工产业链条。大力推进辖区内小站稻项目建设,建成天食小站稻“收储+”基地项目,提升了我区小站稻烘干处理能力。我区与天津农学院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共建乡村振兴研究院宝坻分院,集中优质资源和力量,全力支撑水稻产业转型升级。

    三、小站稻品牌影响持续提升

    品牌知名度不断提高。宝坻区累计创建水稻类“津农精品”品牌8个,以此为引领促进各类经营主体加大品牌建设投入力度,不断提高品牌知名度。组织品牌企业“进北京”,参加了京津冀“土特产”新鲜好品味销售活动。充分利用农民丰收节、新米节等各类农文体旅活动,设置优质特色农产品展示区,组织品牌企业参加农交会、农博会等各类展会,加快“走出去”步伐。

    品牌营销能力不断增强。举办农村电商大会,组织专家、主播围绕网络营销与品牌建设等关键技能与农业企业代表们进行深入交流,提升品牌营销实战技能。组织网络达人为企业和农户做宣传,让更多人了解小站稻的种植、加工过程。开展银政企对接工作,畅通银行、政府及农业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主体沟通渠道,发挥银行贷款在农业生产环节的关键作用,通过多种方式拓宽小站稻销售渠道。

    产品品质不断优化。坚持良种良技良法三重驱动。持续加大津原U99、金稻919等优质小站稻品种推广力度。以绿色高质高效生产技术为引领,推广实施集中育秧、超前控蘖、统防统治和绿色防控病虫害等高效促产技术,持续推进农药化学品投入减量增效,提高化肥、农药综合利用率。大力推动稻渔综合立体种养,总面积达26万亩,提升了小站稻产品质量,为小站稻品牌长远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下一步,依托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等优势平台,以规模化、集约化为导向,加快推动技术成果转化。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申报“津农精品”品牌,引导品牌企业讲好农耕故事,将区域特色、农业文化融入到农产品品牌建设中。充分发挥农业品牌在农业发展中动小站稻特色种植。发挥南部大洼地区小站稻传统优势种植区规模化生产强项,持续提高小站稻种植水平,保持小站稻种植面积在45万亩左右。在稳面积的基础上,以提产量作为小站稻产业升级的重要的龙头作用,以“三品一标”为标准,通过辐射带动小农户,发展种植、打通销路、建强品牌,增加农民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