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坻区应急管理局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报告

来源:宝坻区应急管理局 发布时间:2025-02-13 10:05

区人民政府:

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年)》和《天津市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年)》等各项要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和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建设法治政府目标,注重法治的引领和推动作用,进一步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强化行政执法监督检查,增强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不断提高依法决策、依法管理、依法行政的水平,全力打造良好的政府法治环境。现就我单位法治政府建设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2024年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举措和成效

(一)深入学法用法,增强依法行政能力

一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组织专题学习活动,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紧紧围绕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目标,扎实有序推进开展各项工作,通过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集中学习、线上专题学习等多种形式,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推动全体领导干部带头学法守法用法,不断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化解矛盾纠纷的能力,不断将理论转化为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动力支撑。二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区应急管理局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应急管理、安全生产、防灾减灾救灾的重要论述,通过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中学、党委会前学、支部主题党日学、干部集中学等方式,推动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往深里走、往心里走、往实里走,不断强化学法用法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三是开展经常性学法。制定全年执法支队业务培训计划,组织全局执法人员开展实战大练兵,通过线上网络培训和线下课程讲座相结合的方式,定期组织开展业务培训。由局内人员针对执法系统进行业务培训,邀请专业人员针对《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解读》《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和《工贸行业安全生产“十项禁令”》等开展培训。组织新入职行政执法人员参加执法证考试,通过考核后持证工作。组织全员参与国家工作人员网上学法用法考试,合格率100%。经常性学法用法工作的开展,进一步提升了执法人员的政策理论素养、行政执法能力和实际工作水平,夯实了全局人员的法律基础。

(二)紧扣安全发展,强化安全生产责任落实

一是严格规范行政执法,构建公正执法体系。为进一步规范安全生产监督检查行为,年初制定《宝坻区应急管理局2024年度安全生产监督检查计划》,严格按照执法计划的内容和任务有序开展日常执法检查。坚持以“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为基本手段、以重点监管为补充,2024年度共执法检查企业789家次,行政处罚立案35起,下达行政处罚决定书总额63.1万元。二是以治本攻坚三年行动为抓手,全力夯实安全屏障。为源头消除安全隐患,推动工作向深向实开展,区安委办召开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工作推动会,组成专门工作组深入辖区新投产企业开展安全生产精准帮扶促发展活动,进一步宣传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提升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积极性。2024年度,全区累计开展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专题安全教育培训803次,覆盖7262人次;开展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提升行动宣贯617次,覆盖从业人员59371人次,推动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按要求开展带队检查8934家次,累计排查整改重大事故隐患259项。三是推行“三项制度”,提升行政执法效能。全面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坚持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的原则,统筹推进行政执法公示工作。对行政执法各环节等全过程进行记录,归档保存,做到执法全过程留痕和可回溯管理。作出重大执法决定前,严格进行法制审核,未经法制审核或者审核未通过的,不得作出决定。四是强化源头审查,做好合法性审查工作。聘请专职律师为单位法律顾问,参与重大决策、疑难行政复议及诉讼、规范性文件及措施合法性审查等工作,以提升依法行政水平,促进安全生产行政执法工作的规范化与法治化。

(三)强化普法宣传,增强全民法治意识

一是建立宣传阵地。在单位门口设置普法阵地法律宣传栏,充分利用局电子屏,对安全生产法等法律法规进行宣传。在全区主要部分公交车候车亭悬挂28块宣传画面,宣传普及安全生产等法律知识。在城区悬挂11块条幅进行《天津市安全生产条例》的宣传。二是服务助力企业发展。在统筹发展和安全上下功夫、出实招,帮助企业提升安全管理水平,促进企业安全健康发展。开展“千人千企大轮训”系列培训和“保安全 促经济”系列座谈活动,听取并解决企业目前存在的各种疑难问题,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措施,助力企业稳健发展。三是应急知识科普进村居。按照宝坻区“十个一百进村居”活动安排,针对村庄、社区的实际需要,深入社区村居,讲解防火、防震、防溺水、安全生产等应急知识,进一步增强了基层安全生产意识,提高了防范和应对事故的能力。四是利用时间节点推进宣传工作。结合安全生产月活动、5.12防灾减灾宣传周活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宣传月活动、科技周活动开展法律法规、科普知识“五进”活动。6月14日上午,联合区发改委、工信局、宝平街道等33个部门在区影剧院前广场开展以“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畅通生命通道”为主题的集中宣传活动,活动期间共发放各类宣传资料15000余份,现场咨询解答600余人次。进一步提升了公众安全素质,保证了全区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营造安全发展的良好氛围。五是创新宣传方式。充分发掘干部职工的才能,录制了“应急管理知识开盲盒”系列科普短视频和快板《安全生产之六月的风》节目,发布在局公众号“宝坻应急 乐道安全”板块。同时,发掘宝坻区特色文化,以宝坻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载体传播安全。局工作人员和京东大鼓演员一起表演了《绷紧安全这根弦》节目,将家庭、学校、职场等日常生活工作中的场景以及防火、防电、防溺水等知识巧妙地编进唱词,让安全宣传“活”起来,让观众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提高安全意识,了解安全知识,养成安全习惯。此项工作天津市应急管理局转载传播,并被应急管理部作为安全宣传内容和地方文艺形式融合创作的成功实例推送至中国安全生产网。

(四)提升服务效能,优化营商环境

推行“执法+普法+服务”模式,来传递温暖和关怀,聘请安全技术专家与局工作人员一起,深入企业生产现场,指导企业开展安全生产风险辨识、隐患排查、教育培训、应急演练等工作,专家现场提出问题隐患,并给出针对性的整改意见,帮助企业明确整改方向,形成整改闭环,能够立即整改的,进行现场纠正,无法立即整改的,指导企业限期整改,有效将“指导服务”贯穿于检查企业全过程,精准服务企业安全发展。

二、2024年度推动法治政府建设存在的不足和原因

一是部分行政相对人安全和法律意识淡薄。辖区内部分企业的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以及一般工作人员,还存在安全和法律意识淡薄、抱着侥幸心态、单纯凭经验蛮干乱干等现象,对外界变化的麻痹大意,忽视了危险的存在,等事故发生之后才发现自己成了那只“温水中的青蛙”。二是执法队伍业务水平有待提高。当前局内执法人员年轻化,虽然通过局内专业培训、以老带新等方式进行积极学习、不断提升,但是的能力、经验与安全生产监管的要求,仍然存在一定差距。在深入到企业进行执法检查时只能发现一些一般隐患,对于一些重大隐患的检查,还需依靠外聘安全专家,以弥补执法人员相关专业知识的不足。三是执法检查季节针对性仍需加强。区应急局严格按照执法计划的内容和任务有序开展日常执法检查,防范和遏制各类生产安全事故,但是针对气候特点开展的季节性检查还相对较少,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不利于帮助企业及时发现和整改季节性安全隐患,从而影响企业的正常生产和经营。四是法治宣传教育工作的质量需进一步提高。对于应急管理、安全生产及防灾减灾救灾等相关法律法规和安全知识的普及力度不足,全民的安全法治观念有待加强;辖区内企业对安全生产法律宣传重视不够,员工的法律知识及安全常识较为缺乏;对新媒体平台的运用不够充分,宣传方式方法还需创新。

三、2024年度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有关情况

局党委高度重视法治建设工作,局主要负责人亲自部署、亲自过问、亲自协调、重要任务亲自督办,带头管阵地、把导向、强队伍,切实担负起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一是严守党规党纪。在具体工作中带头执行党的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廉洁纪律、群众纪律、工作纪律、生活纪律,及时向组织汇报个人事项,以自身严格遵守各项纪律的实际行动,带头推动我局法治建设各项工作,当好班子和干部职工的政治表率。二是个人带头学习。在工作中自觉带头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等系列法律法规,并自觉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三是推进工作落实。充分发挥局党委在推进法治建设中的领导核心作用,将法治建设纳入本单位发展总体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与局职能工作同部署、同推进、同督促、同考核、同奖惩,严格责任落实,规范有序推进。四是推进政务公开常态化。强化行政权力网上公开透明运行,进一步完善权力阳光运行机制,所有处罚均通过宝坻区人民政府网、天津市市场主体信用系统及信用中国进行公示,主动接受社会监督。

四、2025年度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安排

(一)强化安全生产宣传教育

一是加强安全和法律宣传教育。开展宣传教育活动,组织专家一同深入企业,通过逐条分析,以案释法等方式,结合实际情况,开展高效的安全培训。同时,详细讲述近年来辖区内发生的一些真实案例,解读安全生产过程中涉及的行政责任、民事责任、刑事责任。压实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的责任,提升企业及职工对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视程度,杜绝违章作业,强化风险辨识,提升企业安全管理水平。二是深入推进安全生产宣传教育“五进”。充分利用公交站候车亭、宝坻新闻广告时段等进行安全专题宣传,同时全方位拓展宣传阵地,创新宣传方式,充分利用微信公众号、微博等网络媒体平台,将新媒体与传统媒体同频共振。开通应急管理视频号,以传播应急管理知识为定位,定期发布安全生产、防灾减灾科普视频。建立配齐配强工作人员,对账号内容进行审核和账号全管理,持续做好账号日常监测和应急处置工作。努力形成上下一体、协同联动的宣传合力,打造全媒体、矩阵式、立体化的应急管理宣传格局。

(二)强化执法能力建设

一是加强知识能力培训。定期召开学习宣讲会,集中学习研讨,坚持领导干部带头学法,利用安全生产月、国家宪法宣传日等活动契机,深入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同时,开展“理论知识+实际操作”培训,组织执法人员深入学习理论知识和锻炼实操能力,提升专业化水平,全方面的加强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增强法治思维与业务能力,严格遵守行政执法“三项制度”。二是利用好专家资源。组织执法人员向专家学习日常隐患排查、法律法规、技术标准要求等知识,不断补足理论知识,吸取业务技能“养分”,补齐短板、增强本领。同时,督促执法人员开展执法实战,帮助基层执法人员打牢基础、学以致用,提升自身管理水平,练就“开口能讲得清问题、动手能查得出隐患、执法能用得好法条”的过硬本领,争做“多面手”,夯实安全管理基础。

(三)针对性开展季节性安全执法检查

在执法检查工作中,除严格按照执法计划的内容和任务有序开展日常执法检查外,针对每个季节的气候特点和环境因素带来的风险挑战开展季节性安全执法检查,精准识别当前季节下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预防和整改,从而避免事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