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实实施全市“十项行动”和宝坻区“十项工程”,我区在区级机关窗口单位党组织和党员中深入开展强党性,创一流形象;强本领,创一流服务;强担当,创一流业绩“三强三创”活动,深化模范机关创建工作,进一步发挥好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为宝坻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提供坚强保障。从今天开始,我台推出“‘三强三创’在行动”专栏,对区级机关窗口单位活动开展见实效的情况进行报道。今天来看——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转变理念、改进作风,打造群众满意人社窗口。
中国石化销售股份有限公司宝坻石油分公司的杜鑫婷负责着公司的用工管理工作,每月都会来到区人社局综合服务大厅办理业务。从最初的“里外跑”“上下跑”到现在享受“一站式服务”,她真切体验到了人社服务质效的显著提升。
中国石化销售股份有限公司宝坻石油分公司杜鑫婷说:“服务是越来越好了,避免了我们之前走的好多步骤,能够‘一站式’地把这个业务进行操作,现在基本上就是当天就能办结。”
时间短了、材料减了,跑腿少了、服务更优了......在人社服务窗口,总能听到这样的赞誉。赢得企业、群众点赞的背后,是区人社局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有力推进“三强三创”活动实施的务实举措。他们将企业、群众办事的堵点难点作为改革的攻坚发力点,增加“综合窗口”数量,新增仲裁、工伤认定、退休受理和劳务派遣窗口,并与社险中心配合,增设了“打包办”窗口,让企业、群众办事顺畅无阻。
区人社局养老工伤保险科科长张海明说:“‘三强三创’活动开展以来,我们进一步提升业务能力素质,落实政策执行‘一公里’,开展线上线下的政策宣传,提高群众对参保政策的普及率,增强企业和群众的参保意识,坚持问题导向,主动走出去,确保养老和工伤等惠民政策落到实处。”
窗口连着民心、窗口体现初心。区人社局综合服务大厅还新配备了自助服务一体机、复印机、饮水机等设施,增设了填表区、待办区、休息区等区域。同时成立了行风监督管理组,及时处置受理突发事件和群众诉求,督导窗口严格落实首问负责任和一次性告知、限时办结等服务制度。
区人社局综合服务大厅主任丁爱民说:“通过抓日常监管、抓窗口建设,全力打造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窗口队伍’。监督管理组成立以来,企业和群众的办事满意度明显提升,窗口服务实现了零投诉。”
劳动关系和谐与否,事关企业发展和职工利益,事关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今年以来,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仲裁庭在化解劳动人事争议工作上不断出实招。青年理论学习小组成员巧用“互联网+”新媒介,精心制作了政策法规短视频,受到了群众的欢迎。
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仲裁庭庭长张建杰说:“我们将持续推动落实联合调解和基层调解组织规范化建设工作,通过持续深入街镇、园区、重点企业开展法律法规宣讲以及仲裁员分片联系基层调解组织等举措,引导劳动者与企业有效沟通、相互理解,从源头发力减少案件的增量,促进就业稳定及企业的健康经营,维护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兴业东辉(天津)电力设备有限公司是一家落户我区不久的京企,投产之初面临着用工问题。区人社局就业科了解情况后,主动上门对接,积极搭建平台,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招聘方式及时补充了企业用工缺口。
兴业东辉(天津)电力设备有限公司、行政人事主管赵星雨说:“为我们企业解决了30多人的用工缺口,同时,我们又享受到了国家的一些政策,包括员工一次性吸纳补贴,还有实习生见习基地,让我们享受到了政策的红利。”
“三强三创”活动开展以来,区人社局还深入推进提升就业服务质量工程,主动回应企业和求职者对就业服务的新需求,打出援企稳岗政策组合拳,深入重点企业送政策送服务。同时,加大就业创业政策落实力度,加密组织线上线下就业服务活动,先后开展了公共就业服务进校园、网络招聘、带岗直播促就业等专项活动,打造更为便捷、高效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
区人社局就业科科长刘晓光说:“我们将做好做实‘想就业、找人社’的服务品牌,不断提升就业服务能力,增强稳就业补贴政策的宣传力度和广度,提高稳就业政策的知晓度,不断提升就业服务能力。”
与此同时,区人社局始终坚持问题导向,及时回应人才所需,在引才聚才、人才保障、服务发展等方面,做优做实做细人才服务工作,为区域人才发展注入不竭动力。
区人社局人才服务部负责人李平说:“我们将用足用好人才的引育政策,扎实推进我区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和高技能人才队伍的培育建设工作,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全力做好我区高层次人才的服务保障工作。
”社保工作无小事,关乎民生大问题。结合“三强三创”活动要求,区人社局有针对性地开展“党员服务示范窗口”“党员服务示范岗”双示范评选活动,激发党员干事创业热情,以高质量履职打造暖心、高效的人社服务亮点,推动我区人社事业在服务保障全区高质量发展中展现新担当、新作为。
区人社局综合科科长王颖新说:“我们将持续地提升服务意识、服务本领、服务作风和服务质效,为企业和群众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