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夯实产业根基。立足土地、水资源优势,紧跟市场需求与农业趋势,推动产业升级。重点培育清甜鲜亮的特色番茄,选育适配本地的优质甜瓜品种,依托水产资源发展南北白对虾养殖,形成“种养协同”格局。以科技赋能农业,用匠心把控品质,特色农产品热销市场,筑牢产业振兴根基。
二是深耕文旅融合。借上合峰会契机,深挖本土文化。以“一桌好菜”串联村史故事,记录葫芦烙画、八道沽村扭会等非遗与口述史,汇聚“大白记忆”。举办评剧大赛激活传统戏曲活力,联合高校开展乡村旅游路线设计大赛,让非遗融入日常,擦亮乡村文化名片。
三是升级治理模式。坚持“人民至上”,落实“四议两公开”。升级村域道路、污水、照明设施,开展环境治理志愿服务,巩固“国家卫生镇”成果;创新“惢字工作法”“村民代办”等机制,开设暑期课堂,解决民生难题,提升乡村宜居度。
四是深化党建“家”文化。紧扣建设和美乡村,结合党员大会、党课宣传党建“家”文化。壮大志愿队伍,提档村级“之家”,升级“议家事、正家风”等五项服务,打造党建“家”文化2.0,聚焦“一老一小”传递温暖,凝聚乡村发展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