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袁鸿飞)11月8日,海滨街道圣人庄村385户全部完成房屋置换协议签订。3天前移居搬家的村民郑巨如告诉记者:“全村一人不剩,全签了,就等着住楼了!”
郑巨如今年67岁,平时和老伴儿“轮班儿”住在两个儿子家。他兴高采烈地说,过去村里路特别窄,进出不方便,一下雨,得20多天不方便出门。冬天,每天夜里都得起来给土暖气加煤,特别麻烦,远不如楼房暖和。如今好了,这次搬迁改造家里一共得了5套楼房,也没有搭多少钱,我们老两口有了自己的两室一厅楼房,连孙子长大后的婚房都有了!
郑巨如开心之余,给记者讲起了村里的传说。据传,圣人庄村始建于唐朝,当时李世民征兵移民留在这里一部分人,主要由郑氏、胡氏、王氏三大姓组成。说起村名的由来,郑巨如听老一辈人讲,传说最初村里有一个叫观音庵的寺庙,当地曾经发大水,僧人用扇子一扇,水立马就退去了。为此,人们给村子起名为“圣人庄”,表达受到圣人庇护之意。
郑巨如说,圣人庄村从古至今,一直是很有名的文化村,比如抗日战争时期组建的“声乐梅花班”,主要以民间歌曲、民间小调为主,给人们带去文化的精神食粮,到现在一直传承了下来,村民们还经常利用业余时间,在广场进行演出。
虽然搬离老村子有点舍不得,但是一想到以后就要住进楼房,养老也有了保障,郑巨如老人心里就特别高兴。这些天,他一有空,就和老伴来到还迁小区的项目部,亲眼看看自家楼房建设情况。在遇到村里有人对搬迁改造工作想不通时,他还会上前主动做思想工作。比如村里有一户人家,因为房子比较新,但是对评估的结果不太满意,不愿意搬迁,郑巨如得知情况后,积极给这户人家做思想工作。最终,这一家人也被郑巨如开导过来了,顺利签字搬家了。截至11月8日,圣人庄村全部完成房屋置换协议签订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