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完善配套设施。指导新建养殖场同步配备粪污处理设施,使用自动饮水、刮粪板等高效养殖设备,普及发酵床、水泡粪等新型养殖模式。目前,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粪污治理设施配套率达100%,粪污资源化利用率超90%。
二是加强技术推广。大力发展绿色种养循环、动物蛋白转化技术,实行“有机肥厂+种植大户”、“堆肥处理站+种植大户”黑水虻和蚯蚓协同治污等模式,为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开辟新路径。
三是深化宣传培训。成立技术服务队伍,开展入户宣传200余次,举办集中培训3期,覆盖400余人次,制定并印发明白纸、告知书等宣传材料600余份,提升从业者粪污资源化利用意识和技能。
四是强化问题整改。实施常态化粪污整治监督,并对5个重点街镇的20余家养殖场开展随机抽查,对堆粪棚堆放杂物、粪污乱堆乱放等问题责令限期整改。截至目前,排查养殖场3000余家,发现问题200余个,全部完成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