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区河(湖)长办牵头在全区开展了为期1个月的河湖长制履职尽责专项整治行动,以“清单式链条式”工作法扎实开展各项工作,着力解决了一批“顽瘴痼疾”,有效提升了我区河湖水环境质量和各项河湖长制工作水平。结合鸿忠书记、国勋市长在河长制专报上的批示指示要求和自身查摆出的问题,我们采取“六抓”工作法进行破题解难,推动河湖长制有名有实。
一是“抓示范”。一方面是发挥好领导干部示范带动作用。针对年底换届,区政府及时更新完善并向各位区级河长发放《区级河长巡河指南》,各位区领导高度重视,相继开展了巡河工作;同时各镇、村两级也都开展了“清河”专项行动,累计巡查河流渠道531条,坑塘5137个,出动各类人员2838人次,清理垃圾2000余吨。另一方面是发挥示范河道标杆引领作用,结合宝坻新城水系、西环路水系连通工程,将窝头河城区段打造成“河长制标杆河道”“生态样板河道”,为面上工作引领示范,从而推动全区河长制工作学有榜样、追有目标、赶有方向。
二是“抓源头”。宝坻河长制工作最大的问题短板、最薄弱的环节还是在农村。为此,我们结合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和“三美四乡”工程,统筹推动垃圾、污水、厕所等长效管护机制落地,坚持两手抓两手硬。一手抓污水。强化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监测检测,提升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运行情况在河长制考核中的比重,杜绝污水直排;推进360个农村生活垃圾分类箱房建设,协调保洁公司扩大农村生活垃圾收集范围,消除秸秆、杂物等不能及时收集对农村水环境的影响,建设年处理建筑垃圾450万吨垃圾处理厂一座,实现垃圾处置进一步规范化。另一手抓死水坑塘。重拳出击整治农村坑塘,按照无问题坑塘、需清理垃圾坑塘和需治理水体坑塘分类建立工作台账,着力推动了“三个一批”,即:巩固提升了一批,聚焦34个人居环境整治示范村,实现农村坑塘垃圾“常态清零”;改造提升了一批,聚焦356个美丽村庄,实现农村坑塘垃圾“动态清零”;全面提质了一批,聚焦全域656个村庄,实现农村坑塘垃圾“基本清零”。同时,区农委牵头在每个镇(街)至少选择两个村推广大白庄镇“鱼菜共生”经验做法,在坑塘内栽植水生蔬菜让“烂坑塘”变“美河塘”,在推动坑塘管护治理的同时带动村民增收致富。
三是“抓亮剑”。针对非法捕捞等乱象,敢于亮剑、动真碰硬,先后出台了《公安宝坻分局、宝坻区水务局、宝坻区农业农村委员会打击涉河湖领域违法犯罪专项行动方案》等文件,克服政府“真过紧日子”困难,出资37万元,购置2艘执法船只,公安、农委、水务、属地街镇等单位联合开展多次执法行动,对非法捕捞等行为“露头就打”,始终保持高压严打态势。11月份以来,短短40余时间就破获非法捕捞案件30起,打处非法犯罪嫌疑人44人。同时全力推动“河长+检察长”依法治河新模式,协同发力助推治水效率提升。区检察院发出涉河湖检察建议19件,全部得到有效解决。
四是“抓协同”。生态环境联防联控联建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内容和我区打造“京东黄金走廊”的题中应有之义,我们一直牢牢抓紧抓实、做深做实。深化跨区域间联防联控工作,与宁河区、蓟州区、武清区、河北省三河市、香河县、玉田县建立跨界河流“联席联巡联防联控”工作机制,设立“跨界河长”,统筹推进上下游、左右岸河湖水生态联动共治,设立5名“跨界河湖长”,齐抓共管,协调解决跨界河流水生态、水环境问题。11月份,协同清理了一处位于潮白新河宁河区与宝坻交界段四乱问题。同时积极协调推动午河、泃河上游市、县加快污水处理厂建设,从根本上改善上游来水水质。预计2022年初,河北省大厂县污水处理厂可投入使用,午河水质将得到极大改善,从而保障蓟运河上游来水水质良好。深化区内协调联动,建立健全河长制成员单位考核机制、联合执法机制等,强化“河长吹哨,部门报到”机制作用,让河长“敢吹哨、善吹哨”,各职能部门“勇报到、真报到”,强化各职能部门协同联动,变独立作战为协同作战,让协同治理展现“倍数效应”。
五是“抓终端”。高质量开展河长制工作不仅仅表现在推动部署,更体现在沉甸甸文件上、扎扎实实的行动中。一方面是抓好考核终端。区委、区政府将河湖长制考核列入政府绩效考核重要内容,并提高考核权重,确保河长制发挥应有作用。区委组织部将农村水环境治理纳入《宝坻区2021年度村社区评星定级工作方案》,并对市级暗查暗访中被通报存在水环境问题的11个行政村和在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站旁堆放垃圾的34个行政村评分进行了调减,极大调动了基层河长的履职积极性。各村也将关爱水环境纳入村规民约的一项重要内容。另一方面是抓好宣传终端。领导干部率先垂范,12月8日,向杰书记在市政府新闻发布会上发布“坚持环境立区、涵养宝坻宝地”,推介了我区河长制显著成效;新老媒体融合发力,在宝坻电视台开设“讲好河长故事,建设美丽宝坻”专栏节目,通过抖音、快手短视频等积极发声,结合获评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区契机,先后开展河长制“进机关、进企业、进校园”等系列宣传活动,展现生态文明建设成果,助推河长制深入人心;社会各界齐抓共管,各村居党务工作者、网格员成为巡河护河队伍中的新成员,聘请老党员、退休老干部等热心人士担任环境监察员和宣传员,邀请部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现场视察,动员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河湖治理,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监督水环境治理的良好氛围。
六是“抓培训”。将提高湖长履职能力纳入组织部门年度培训计划,同时开展镇(街)村两级河长述职评议,进一步强化每一位河长知责、明责、守责、履责、尽责能力。尝试探索小规模化、针对性强、形式灵活多样的河长培训方式,开展同一履职问题专题座谈、同一河段河长连带培训、基层河长现场培训等,尤其是对新任职的村两委班子和志愿者开展形式多样的培训,对河长存在的共性问题、重点问题进行各个击破,补足短板,不断提升河长履职能力和专业水平,引导各级河长由“形式履职”向“内容履职、成效履职”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