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天津美术学院设计艺术学院艺术设计学系师生携手河北工业大学相关专业学生,共同组成跨校研学团队,走进宝坻区潮阳街道小兰非遗创富工坊,围绕“数智时代非遗文化活化与创新”主题展开深度研学实践。本次活动通过实地走访、专家分享与技艺体验等多元形式,深入探寻宝坻丰厚的非遗文化内涵,为高校学子搭建起一座跨校交流与实践创新的桥梁。


在小兰非遗创富工坊,满族百纳拼布技艺非遗传承人钱俊如为学子们带来生动的导览,系统介绍了小兰各庄的历史文化、满族民俗风情与拼布工艺特色。从厚重的地域文化到精湛的传统技艺,详尽的讲解配合实物展示,使同学们对非遗文化的传承脉络与发展现状形成更为直观和深刻的认识。在技艺展示环节,钱俊如现场演示了拼布中的折角技艺,一折一叠之间,平面布料焕发出立体生命,既展现出手工艺的技术精髓,也传递出其中蕴含的匠心精神,令在场学子深受感染。
在随后的专题分享环节,来自不同领域的行业专家与非遗传承人,围绕非遗的历史脉络、产业现状与技艺创新等维度展开深入交流,为学子带来多角度的思想碰撞与灵感启发。
天津美术学院艺术设计学系党支部书记、系主任王昕宇说:“这次研学活动,让学生们收获颇丰。宝坻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鲜活的传承实践,为艺术教育提供了宝贵的实践课堂。这次跨校联动不仅是探索民间美术的崭新起点,更展现了非遗传承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的广阔前景。我们期待未来开展更多这样的活动,让非遗在新时代焕发更璀璨的光芒。”

当前位置:




津公网安备 12011502000093号
天津市宝坻区融媒体中心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