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中关村科技城:阡陌之间崛起创新高地

来源:天津日报 发布时间:2023-05-20 09:30

初夏时节,宝坻区京津中关村科技城内,塔吊林立、机器轰鸣,处处唱响着速度与激情的交响曲,一批高端载体加速崛起,一批优质资源要素加速汇聚,一批正在建设的重点项目令人期待。作为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的重要载体及京津两市合作的重要平台,京津中关村科技城加速驶入发展的快车道。

宝坻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三个着力”重要要求,生动践行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国家战略和天津市委、市政府“十项行动”,始终坚持举全区之力,建设好、发展好京津中关村科技城,向下根植“中关村”创新基因,向上激活城市生长力,从阡陌纵横的小村庄到吸引企业的“金窝窝”,这座14.5平方公里的新城,正通过产业协同、载体空间、人才、创新、生态等方面把协同发展的宏伟蓝图变成美好现实,谱写新时代京津“双城记”新篇章。

以产兴城 挺起发展硬“脊梁”

日前,一场“工会搭好台,春风送岗来”校企共建专场招聘会在京津中关村科技城举行,近百家优质企业提供1000余个招聘岗位,吸引了北京科技大学天津学院、天津财经大学珠江学院等大学毕业生及社会求职人员3000余人。科技城吸引高端人才、技能型人才的“强磁场”效应显现。

关腾腾是天津新松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的负责人,企业主要从事移动类机器人核心部件的研发生产。2020年,关腾腾和几位同事从北京总部搬到京津中关村科技城,在这里,他们享受到了职能部门手把手的指导服务。企业从原本十几个人,发展到如今近百人团队,先后被认定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天津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多项研发成果更是填补行业空白,在机器人制造与应用领域开疆拓土。眼下,在产业定位上,企业有了新方向,从研发向生产迈进,延伸产业链条,增强发展后劲。

关腾腾说:“在这里,我们不仅能享受中关村的科技资源,又能与天津大学、南开大学等高校开展产学研合作,还得到了本地制造业产业链的配套支持,可谓是一举三得。”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参与者和受益者,关腾腾和同事们正跟着协同发展的脚步,共同创造充满生机的未来。

这只是京津中关村科技城快速发展的一个缩影。目前,京津中关村科技城累计入驻市场主体1091家,产业用地型项目中高新技术企业占比近80%,项目全部达产后,预计年税收超过10.5亿元,带动上万人就业。

找准定位,深耕细作。京津中关村科技城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生物医药与医疗器械和现代服务业“4+1”主导产业发力,打造形成研发孵化在北京、生产制造在宝坻的“中关村宝坻模式”,使创新资源与成果转化在京津产业互动中得到精准对接。

怎么让企业愿意来、留得住、发展好?京津中关村科技城打造的“类中关村”服务模式和产业生态环境发挥了重要作用,一方面建立金融超市,为企业提供金融支撑;成立产业基金,为优质孵化项目提供资金支持;打造综合服务中心,使企业足不出户就能办理60多项行政许可业务……一方面先后提出并参与制定土地审批权限下放、京津两地高新技术企业互认、特殊人才落户等专项创新政策,企业从中获得了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

这里已然成为京企眼中的“潜力股”,企业感叹“真是来对了”!作为首批入驻京津中关村科技城的企业,天泽电力拥有超过60项技术专利。在这里,工作人员帮企业快速获得了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和“专精特新”种子企业的资质,并为企业对接了大量资源,实现了安心发展。

多年深耕细作,终成产业丛林,挺起了产业集群发展的硬“脊梁”。在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光环新网落地科技城,缓解了北京的能源结构压力;在新能源与新材料领域,以博宇半导体、合众汇能为代表的细分行业领军企业落户科技城,为京东方等北京龙头企业提供上游配件产品支撑;在高端装备制造领域,瑞科恒业、波森商用车、联恒工业等企业落地,为北京的整车装配提供零部件支撑。

昔日的阡陌村庄正加速蝶变为创新高地。目前,京津中关村科技城已培育20家国家级科技型中小企业、11家雏鹰企业、4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和种子企业、1家瞪羚企业,并成功入选首批“科创中国·创新基地”、国家级高新区政策辐射区、天津市服务业扩大开放示范区。

以人聚产 涵养发展“活水”

2022年,莱伯泰科(天津)科技有限公司设备研发部经理刘学从北京公司总部来到位于京津中关村科技城的天津公司工作,他感慨道:“仅用了一天,自己的落户手续就办妥了,孩子上学的问题也解决了。”

来京津中关村科技城之前,刘学已经在北京莱伯泰科仪器有限公司工作了十年,他的爱人和孩子都在北京,但一直没有解决落户问题。莱伯泰科公司是国内专业从事实验分析仪器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的科技型公司,公司看准了京津冀协同发展带来的机遇,决定在京津中关村科技城建立新的研发和生产基地。2022年,莱伯泰科新建智能化实验室设备生产项目正式投产使用,建成除北京以外的第二研发、应用基地。

当听说公司调自己来天津工作,刘学最先想到的是孩子上学问题怎么解决。然而令他高兴的是,京津中关村科技城联合宝坻区相关部门为企业进行了天津市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军企业的认证,这样企业员工能享有快捷的人才落户政策,企业人才落户的问题迎刃而解。“这一决策对于公司整个产业链条未来发展都具有战略性意义,对吸引上下游企业、同时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来到宝坻,为区域产业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刘学感叹道。

引进来还得留得住,政策利好释放人才新活力。2020年,天津市发展改革委一号文件发布,为北京转移来津项目提供职工落户、子女教育、医疗医保等多项优惠政策,并在京津中关村科技城先行先试。2022年11月,宝坻区出台《关于做好京津中关村科技城区域内随迁子女就学工作的实施意见》,对落地京津中关村科技城的项目并在科技城范围内工作、生活的人员随迁子女就学问题给予详细实施方案,进一步形成磁铁效应。

“为让大家在科技城安心、安业,我们为各类人才提供充足的筑梦空间、公平的发展条件、良好的创业环境。科技城不仅拥有点对点专属人才落户等政策,还有土地审批权下放、资质互认、区域+产业税收等特殊政策。同时,我们建立起人才服务专员工作机制,对引进人才给予跟踪服务,解决人才住房、落户、配偶就业、子女教育等各方面问题,免除人才后顾之忧,鼓励人才‘拖家带口’入驻宝坻。”京津中关村科技城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王浩介绍说。

如今,刘学的新家就安置在公司附近,户口和孩子的教育问题也都解决了。

厚植人才“沃土”,涵养发展“活水”。在这里,可能不是故乡,却是奋斗的主场。一批有梦想、有情怀、懂技术、敢拼搏的年轻人正在从五湖四海来到这里,他们追逐梦想,当一个个梦想破茧成蝶,一座科技新城就这般崛起。

产城融合 宜居宜业更宜人

产业生态枝繁叶茂,城市形态也不能拖后腿。

令人欣喜的是,这里把产业之核融入城市建设,营造投资更放心、创业更安心、生活更舒心、发展更顺心的宜居宜业之城,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企业和人才扎根于此,当起新天津人。

“早晨起来沿着生态廊道跑跑步,到盐园里健健身,然后步行十分钟左右去公司吃早饭。”这是在天津中关村高端医疗产业园任职的张晓凤每天的习惯。天津中关村高端医疗产业园作为京津中关村科技城引入的首个中关村专业化园区,已经步入发展的加速期,张晓凤和同事们每天都忙碌而充实。

来到张晓凤在京津中关村科技城人才社区的家,三室一厅的精装修住房宽敞明亮、干净整洁,家具家电一应俱全,一份满意的工作、一个舒适的居住环境,让张晓凤更加坚定了在科技城发展的决心。

2023年是京津中关村科技城进入实质开发的第七年,如今,一个个项目纷纷落地,一座座办公楼挺拔矗立,一条条街道纵横交织,一片片绿地蔚然成荫……这里不仅仅是一座现代化的科技园区,更是文化生活氛围浓厚的宜居之地。

作为京津中关村科技城发展变化的见证者,天津京津中关村科技城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刘汉达说:“近年来,京津中关村科技城全力推动‘产、城、人、景、文’五位一体建设,着力营造人才宜居宜业的环境。目前,已完成一期4.19平方公里基础设施开发建设,累计开工建设23公里市政道路、3座街区公园和约3公里的城市滨水公园,4公里的滨水生态廊道,二期5.2平方公里已启动建设。”

“从家到学校直线距离不到200米,以后要把闺女从唐山孩子姥姥家接过来上学。”谈到现在的生活,张晓凤感到很满足。为了解决企业职工子女就近入学的需求,正在建设中的南开中学京津中关村科技城学校设有60个高中班、24个初中班。

以城聚人、以人聚产、以产兴城,是京津中关村科技城一直以来的发展理念。在空间规划上,从科技城内任何一个地点,步行15分钟之内可到达一个公园,同样步行15分钟之内,可触达实现创新创业的各要素配置。在生活配套方面,1200余套人才公寓已投入使用,为广纳英才提供有力支撑。另外,图书馆、便民商超、咖啡厅等配套一应俱全,大型商业载体及医疗资源引进工作也在同步进行中。

从落子布局到梯次推进,这里硬件设施的“四梁八柱”已经筑牢,产业谱系的现实景象已徐徐展开,一座有产业、有生活、有人气的现代化科技新城正在加速崛起。在深度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大战略中,在推动实施京津冀协同发展走深走实行动中不断演绎新故事,谱写新时代京津“双城记”新篇章!